选四第一章导学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焓变、反应热的概念。
难点: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
1.焓变
(1)焓变
①概念: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 即焓变(ΔH)决定。
②常用单位: 。
(2)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因此,我们常用 表示反应热。
2.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243 kJ的能量,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862 kJ的能量,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1)放热反应:ΔH 0(填“”或“”),即ΔH为 (填“+”或“-”)。
(2)吸热反应:ΔH 0(填“”或“”),即ΔH为 (填“+”或“-”)。
4.△H计算的表达式:
课内探究------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击思维
一、探究:
1、对于放热反应: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
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2、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H=
3、△H<0时反应 热 △H > 0时反应 热
4、如何理解课本P3中△H =-184.6kJ/mol中的“/mol
5、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二、反思总结
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2、△H<0时反应 热△H > 0时反应 热
3、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内容:
一.热化学方程式-----------既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又能表明能量变化的方程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
如:H2 (g) + O2 (g) = H2O(g);△H=-241.8 kJ/mol
H2(g) + O2 (g) = H2O(l);△H=-285.8 kJ/mol
③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
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详细阅读P4资料)
如:H2(g) + Cl2(g) = 2HCl(g);△H=-184.6 kJ/mol
H2(g) + Cl2(g) = HCl(g);△H=-92.3 kJ/mol
书写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
随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2、已知1mol甲烷燃烧放出890.3KJ的热量,在标准状况下,1m3甲烷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为 ( )
A、890.3KJ B、39745.5KJ C、1979KJ D、19855KJ
3、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 (g)+1∕2O2 (g)=H2 O(l) △H=-285.8 KJ·mol-1
B、2H2(g)+O2 (g)=2H2O(l) △H= -142.9 KJ·mol-1
C、2H2 +O2 =2H2 O △H= -571.6 KJ·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