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体液检验.doc.doc

发布:2017-01-16约2.34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收到标本后立即检验。第一管做细菌培养,第二管做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做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颜色 正常时无色透明 红色: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 黄色:因出血、梗阻、淤滞、黄疸等引起。 白色、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褐色、黑色: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透明度 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时可呈透明外观。 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 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浑浊。 凝固性 不形成薄膜、凝块、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表面有纤维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 蛛网膜下隙梗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PH值 7.137.34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时脑脊液PH值降低。 化脓性脑膜炎时PH值减低更明显。 潘氏试验 阴性 阳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 脑出血时多呈强阳性反应,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呈阳性反应。 蛋白质 成人腰池0.2—0.4g/L 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增高最明显。 病毒性脑膜炎则轻度增高。 葡萄糖 腰椎穿刺 2.5—4.4 mmol/L 减低: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脑肿瘤、 脑寄生虫病、神经梅毒、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低血糖状态。 增高:新生儿及早产儿、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出血性脑脊液。 急性颅脑外伤、中毒、缺氧、脑出血等所致下丘脑损伤。 氯化物 120—130mmol/L 减低:化脓性、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急性期。 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期降低,以结核性脑膜炎时最明显。 呕吐、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脑脊液氯化物亦减低。 病毒性脑膜炎时无明显变化。 增高:见于尿毒症、肾炎、心力衰竭。 细胞计数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新生儿0—30*10^6/L 以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为主,两者之比为7:3 计数十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乘以10^6即得每升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 当总数大于30时,做分类计数。 分类计数参考区间: 淋巴细胞 (成人40--80%、新生儿5--35%) 单核细胞 (成人15--45%、新生儿50--90%) 中性细胞 (成人0--6%、新生儿0--8%) 常见脑或脑膜疾病的脑脊液检验结果 疾病 外观 凝固 蛋白质 葡萄糖 氯化物 细胞增高 细菌 化脓性脑膜炎 浑浊 凝块 ↑↑ ↓↓↓ ↓ 显著,多核细胞 化脓菌 结核性脑膜炎 浑浊 薄膜 ↑ ↓ ↓↓ 中性、淋巴 结核菌 病毒性脑膜炎 透明或微浑 无 ↑ 正常 正常 淋巴细胞 无 隐球菌性脑膜炎 透明或微浑 可有 ↑↑ ↓ ↓ 淋巴细胞 隐球菌 流行性乙脑 透明或微浑 无 ↑ 正常或↑ 正常 中性、淋巴 无 脑出血 血性 可有 ↑↑ ↑ 正常 红细胞 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性 可有 ↑↑ ↑ 正常 红细胞 无 脑肿瘤 透明 无 ↑ 正常 正常 淋巴细胞 无 脑脓肿 透明或微浑 有 ↑ 正常 正常 淋巴细胞 有或无 神经梅毒 透明 无 正常 正常 ↑ 淋巴细胞 无 关节腔积液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第一管做理学、微生物学检查,第二管加适量肝素抗凝做化学、细胞学检查,第三管不加抗凝剂观察其凝固性 颜色 淡黄色 草黄色 无色粘稠液体 淡黄色:关节腔穿刺损伤是红细胞渗出、轻微炎症 红 色:穿刺损伤、创伤、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关节置换术后 乳白色:结核性、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SLE、丝虫病 乳黄色:细菌感染性关节炎 绿 色:绿脓杆菌性关节炎 金黄色:胆固醇含量高 黑色:褐黄病 透明度 清晰透明 炎症性关节病变时呈不同程度的混浊甚至呈脓样 非炎症性关节病变可清晰或微混 粘稠度 高度粘稠 炎性积液的粘稠度减低,关节炎症越严重,积液的粘稠度越低 重度水肿、外伤引起的急性关节腔积液,因透明质酸被稀释,粘稠度减低 粘稠度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SLE、腱鞘囊肿及骨关节炎引起的粘液囊肿 蛋白定量 11-22g/L 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其次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 葡萄糖 3.3-5.3mmol/L (与血糖同时检测) 减低见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非炎症关节炎时两者差约为0.56mmol/L 炎症性关节炎时两者差1.4mmol/L 类风湿因子测定(RF) 阴性 类风湿关节炎时RF阳性率达80%--90%,且在血清阳性之前出现 细胞计数 白细胞(200—700)×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