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一专题一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

发布:2018-10-12约3.08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1、(2010年11月淄博一中高三期中27题)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答案】A 2、(2010年12月江苏三校期中联考5题)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答案】D 3、(2010年11月湖北武昌区高三调研9题)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八旗制度 【答案】C 4、(2010年11月郑州市五校高三期中2题)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 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答案】A 5、(2010年1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6题)《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答案】B 6、(2010年12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2题)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政治黑暗 B.明朝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答案】C 7、(2010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高三联考7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B 8、(2010年9月福州三中高三月考16题)励志中学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D 9、(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4题)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答案】D 10、(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14题)黄宗羲说:“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答案】C 11、(2011年9月佛山市禅城区调研13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 造成了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与发展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