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环保方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环保方面)
深化改革适应新常态 激发活力推动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誓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通篇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改革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论的思路和方略,是指导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有几点体会:
一、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法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中国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之后,无论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还是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各项改革事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必然要求,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正在成为新常态。
明年是环科院环评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关键期,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做到“蹄疾而步稳”,实现队伍不散、业务不断、质量不降,我感觉我们也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推进改革。一是要依靠法治建设营造更加公平、和谐、有序的改革氛围,激发职工的应对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通过良法善治的“顶层设计”,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决策机制,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三是要用法治的思维去适应市场竞争,努力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舟楫相配,得水而行,我将继续带领班子成员进一步深刻领会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凝聚共识,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环科院的改革发展。
二、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展
当前,全社会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改革。环评咨询业务剥离后的环科院未来如何发展,如何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如何建立新的发展推动机制,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明年工作的重点。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放到环科院也是一样,创新始终是推动环科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了,环科院才真正能发挥出省级环境科研机构的真正作用,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紧紧围绕国家、全省环境管理的重大需求,瞄准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切实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同时,我们要努力找准科技创新与依法治国的结合点。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扶持,各环节都应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以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我们环保科研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科技需求,是我们发展环保科研的有利契机,我们要努力使之成为环保领域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工具。作为环保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将新《环境保护法》学深学透,找准科技创新结合点,凝练科技创新支撑点,紧紧把握环保科技工作新形势,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环境科技在“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三、抓改革激发活力,新常态振奋人心
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对环科院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改革触及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有想法、有担忧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环评体制改革是促进环评机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环评机构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省级环科院我们人员配备、技术水平都有优势,因此,改革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要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破除思想禁锢,要进一步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思想认识,激发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凝心聚力迎接改革浪潮,我坚信,改革一定能够成功,改革必将成为推动环科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下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形成新常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正在成为新常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正在成为新常态。这些新常态为我们指引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我们要坚持把为环境管理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为立院之本,继续做好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红线划定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