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干校企合作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doc

发布:2017-05-23约2.6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探讨   摘 要: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又有助于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人才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国内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存在着管理模式不统一、投入不足、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主要的三种模式:企业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互惠互利型。各有利弊,其中相对比较合适的是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的建设模式。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培育大学生,同时也需要与企业公司进行充分的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校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学校和企业以某种模式进行合作,目的主要是高校、大中专院校或者职业学校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而企业为高校提供就业岗位,定点接受毕业生就业。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在校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毕业生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对口接受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建立高校实训基地 一、目前我国国内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概况 2016年4月,全国首个由众创空间和高校联合打造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创立,是东南大学与创客街联合建立的一个实践基地,大学生在假期可以走进实训基地,创办自己的公司企业,发挥自己平日里学习到的知识与才能,发掘出自己平日里没有发现的长处技能,在进入社会之前体会到创业就业的艰辛与乐趣。同时参加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可以从中发觉自己欣赏的人才,甚至是签下一定期限的合同,大学生在毕业就就业的同时,企业的是更加长远的利益。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南通某高校耗资巨大购买空客A320,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北京邮电大学建立的北京邮电大学WIN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镇康培训基地等等。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模式不统一,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还是比较混乱的,一方面,大学的实训基地有的是有学校直接管理的,有的是有二级院系直接参与管理,还有的是二级院系直接联系企业公司直接管理。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实际上稂莠不齐,高校领导有时难以加以鉴别,而当今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条件关卡。前一方面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实训基地的培训团队散乱、效率低下,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然而后一方面的管理不完善甚至会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投入不足,高校实训基地往往会出现资金不足运转困难的现象,在校大学生是无法负担起自己的实践费用的,而学校的经费是很有限的,如此而来基地的大部分资金问题落在了企业公司的身上,面对短期内无法收回资金的项目,一些目光短浅或是经费有限的企业公司是无法参与实训基地的持续运行的。另一方面的投入不足则是人才,即培训人员的投入不足。主要是高校教职工人员是否能积极的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持续运行中去,往往已经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高校教职工并不会对在实训基地任教产生太大的兴趣 实训基地利用率不足,虽然存在上诉资金不足等问题,但是作为一个高校实训基地,实际上是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学生的实习并非不能给企业公司带来效益,也可以给学校带来益处,一方面学生的劳动同样在创造价值,而其中迸发出的创新性想法很可能是无价之宝,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会有质的飞越,而就业率的提升往往被认为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我国高校实训基地出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利用率不足的状况,高校实训基地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二)现存的几种主要的高校实训基地模式 互惠互利,指学校与企业公司之间取长补短,一同建立的高校实训基地,一般来说,企业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较大面积的土地,也有比较成熟的工艺、运作方式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学校拥有大量优秀的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大批优秀的拥有无限潜力的大学生。可以为企业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创新支持并且为企业公司培养了大量人才。两者的优势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由学校主导的实训基地,就如前文讲讲到的,南通某高校购买空客A320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这种模式的实训基地由学校出钱筹资建设,供学生实践学习。更像是学校的实践课堂。有的学校也开有校办工厂,或者是对口为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这种模式学校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合作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说,这样的实训基地不以市场为导向,相对缺乏一些实际性,但是容易与学校课堂结合,也更为安全便捷 由企业公司主导的实训基地,这种模式与上一种相反,企业拥有更大的主导权,更加注重市场动态,更加像是真是的社会,但是由于企业公司偏重于以盈利为目的,可能会影响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降低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创建优质高校实训基地还需加强的方面 明确目的,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创建高校实训基地的目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