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doc

发布:2019-04-02约5.9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1 需求分析 1.1系统目标 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为广大大学师生提供了便利的图书借阅服务。本系统面向全体教职职工与学生,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操作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科学化、系统化、自动化,最大限度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和提供管理效率。 1.2功能分析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1所示。 图1.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1)读者管理 1)新增读者。新增读者时要求填写其基本的信息,包括读者号、密码、读者姓名、性别、读者类型、单位、电子邮箱等。 2)读者信息维护。读者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修改,图书管理员有权限对已有读者的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 3)借阅历史查看。注册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图书借阅情况,一般读者只可以查阅到自己的借阅情况和图书的信息,而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任何读者的信息、借阅情况、任何图书的信息和借阅情况。 (2)书籍管理 1)新增书籍。图书管理员对新增的入库文献资料按规定进行编目、编录、加工、建库。对每本图书、杂志要登记其基本信息,包括图书名称、图书作者、ISBN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字数、单价、内容简介、所属分类号,馆藏地、入库时间等。 2)书籍信息维护。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入库的书籍信息进行修改,或是删除该书籍信息,如采购书籍册数。 3)书籍类别管理。新增书籍按照中图法分类规则进行分类。 (3)借阅管理 1)书籍借阅管理。图书管理员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的借阅情况,对书籍进行管理。 (4)查看 1)书籍信息查询。登陆本系统的读者或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现有图书系统中任何书籍的信息。 2)读者信息查询。一般的读者只能查看自己在该系统上的信息,如借阅的书籍等,而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任何读者的信息情况。 3)借阅信息查询。读者或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每本书籍的在图书馆的状态,是借阅中还是在馆藏地等。 1.3数据需求及业务规则分析 (1)图书馆为全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学生分为高职生、本科生(含一本、二本、三本)、硕士研究生(含MBA)和博士研究生等多种层次。 (2)图书按性质可以分为中文图书、外文图书和新书。不同的读者对象有不同的借阅要求,按照借阅要求规则。 (3)新书在上架或入库后的60天内只提供短期外借,然后自动生成中文图书或是外文图书。 (4)借出的图书不能当天归还。 (5)每次借阅后读者最多可以续借一册图书一次。 (6)图书逾期不还者,如果是中文图书,则每册每天罚款0.2元、新书和外文图书借阅则每册每天0.5元。并且对超期图书,图书管理系统将自动向读者电子邮箱中发一封电子邮件催还图书。 (7)每个读者和图书管理员都有自己唯一的编号。 (8)每个书籍都有唯一的图书编号,,每种图书可能采购多册,并且分布于多个馆中。 (9)每个馆藏的图书,当借出后,则该图书状态改为借出状态,而且相应的该馆藏这本图书修改。 (10)图书的归还遵循属地原则,即从哪个分馆借出的图书必须要在那个分馆中归还。 (11)图书馆管理员有权更改图书到期时间,比如将本来暑假到期的图书的到期时间改为9月 (12)每个用户都分配了用户名(全局唯一)和密码,其中,用户名就是读者号,密码初始值为读者的学号或者工号,可以修改。 1.4数据约束分析 (1)读者登陆系统的用户名即是读者号,为一卡通账号或学工号,11位。初始密码为该读者的读者号,可以修改。 (2)书籍编号按照一定规则, “ISBN号”+三位流水号“XXX” (3)每种借阅类型和读者类型,其借阅册数、借期、是否允许续借、续借期限等不同。不同借阅种类和借阅对象的借阅要求规定限制。例如,本专科生可以借中文图书5本,借期30天,可以续借一次,续借15天。 (4)日期的格式一律采取“yyyy--mm--dd”。 (5)书籍分类号按照要求编号。例如A代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6)图书管理员编号按照教职工号编写。 2 实体集与联系集 2.1实体集及属性 (1)图书Book: 图书编号BookNo、ISBN号、名称BName、作者Writer、出版地Address、出版社Press、出版时间PressTime、字数SumWords、单价Price、内容简介Introduction、所属分类号ClassifyNo。如图2.1所示。 图2.1 图书Book实体集 (2)读者Reader:读者号ReaderNo、姓名Name、性别Sex、类型ReaderType、单位Department、电子邮箱Email。如图2.2所示。 图2.2 读者Reader实体集 (3)图书管理员Librarian:图书管理员编号LibrarianNo、姓名Name、性别Sex、单位Department、电子邮箱Email。如图2.3所示。 图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