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基础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冷电控常用的电子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轻触开关、液晶、发光二极管、蜂鸣器、传感器、7805/7812、2003、复位芯片、继电器、变压器、压敏电阻、保险丝、热敏电阻、光耦、滤波器、接插件。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电器都有电阻,只是有的非常大,有的很小。这里我们说的电阻是电子器件中的电阻器,只是人们常把电阻器简称为电阻(以下简称为电阻)。电阻几乎是任何一个电子线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器件,顾名思义,电阻的作用是阻碍电子的作用。在电路中主要的作用是:缓冲、负载、分压分流、保护等作用。 电阻器简称电阻(通常用“R”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 电阻的单位是Ω(欧姆), 此外还有 KΩ(千欧), MΩ(兆欧)。 其中: 1MΩ=1000KΩ , 1KΩ=1000Ω。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绕线电阻器 、无感性绕线电阻器、水泥型绕线电阻器。 电阻阻值的标称一般使用色环方法表示。其中又有4环和5环之分,4环电阻误差比5环电阻要大,一般用于普通电子产品上,而5环电阻一般都是金属氧化膜电阻,主要用于精密设备或仪器上。 具体表示方法: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 五色环电阻是精密电阻,它的前三环表示的是其标称阻值的有效数字,第四环表示倍率,最后一环表示偏差。色环读数和四环的一样。四环电阻的偏差环一般是金或银,一般不会识别错误,而五环电阻则不然,其偏差环有与第一环(有效数字环)相同的颜色,如果读反,识读结果将完全错误。那么,怎样正确判断呢?第五环和第四环之间的间隔比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间隔要宽一些,据此可判定色环的排列顺序。 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法 电阻的检测 用万用表根据读数选择适当的量程档,(如果是指针式万用表,短接表棒,先将指针调零),然后测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阻值,判断与色环标称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2、电容 电容器包括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大类。其中固定电容器又可根据其介质材料分为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纸/塑料薄膜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玻璃釉电容器等;可变电容器也可以是玻璃、空气或陶瓷介质结构。 电容的用途非常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2)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3)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4)滤波: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电容滤波是升高电压。 (5)储能:储存电能,用于必须要的时候释放。例如相机闪光灯。电器断电后发光二极管还会继续亮一会儿,然后逐渐熄灭,就是因为里面的电容事先存储了电能,然后释放。当然这个电容原本是用作滤波的。 电容的符号是C。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 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瞬时功率 : 电容的检测 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因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电容充放电电路如图所示。开关在如图中位置时,电源对电容充电,电容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到最后电容对直流相当于断路,所以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此时,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