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人工挖孔桩锚杆混凝土喷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边坡支护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2014年5月10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边坡地处****路,南北向搌布,长120米。地面整平标高70米(黄海高程系),坡顶为人行道路,规划宽度为6米,路面标高82米。边坡由原状卵石土组成,为土质边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安全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单排桩支护结构形式,使用年限为50年。
二、施工场地的地层地质情况
根据**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供的资料,本场地由上而下可划分为四类岩土层,详细资料见《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支护结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
1、单排桩设计;
2、锚杆设计;
3、桩间土支护及混凝土面板设计;
第二章、编写依据
1、《胜利三路营区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
10、《砌石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第三章 施工部署
一. 施工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熟悉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并提前交给建设单位、以便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2、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经参加单位会签、盖章后,成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
3、对拟建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对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进行调查分析,以使综合组织过程的均衡施工和制定季节性施工的措施。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二)物资条件准备
1、建筑材料的准备
(1)、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照材料的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为组织备料、供料、确定场地堆场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2)、根据材料采(订)购计划,做好材料的采购订货工作,签定供应协约(合同),使计划得到落实。
(3)、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做好保管工作,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取样、送检工作。
2、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
根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编制其需用量计划。组织构(配)件按计划进场,进场后在指定的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
3、施工机械、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按计划如期进场。
(三)劳动力组织准备
1、 根据确定的施工组织机构和配备的管理技术人员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从公司中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项目的施工。
2、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要求,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四)施工现场准备
1、现场平整:清除地面以上的障碍物,平整施工用地,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
2、根据施工现场确定的位置,接通供水、供电线路;
3、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并按指定地点放置,对于固定的机具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五)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前应做好水源、电源接通,机械设备检修就位、劳动力安排、场地规划、材料堆放、临设、防火、排水等工作。
2、开工前,应做好建筑物定位轴线、高程引入工作,定位情况需经有关部门校准无误后,方能根据施工图测放施工线。
3、每根人工孔桩、预应力锚索、锚杆,施工前放出点位并做好标记。
4、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加固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倒塌。
二. 施工管理机构的设置
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