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IDAS╱GEN边界非线性分析.ppt

发布:2017-11-27约1.0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IDAS/Gen 培训资料 边界非线性分析 分析目的 ---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 边界非线性特性时程分析 --- 隔震消能减震结果对比 操作步骤 ---建立模型 ---设置一般连接特性 ---运行时程分析结果 ---查看对比分析结果 MIDAS/Gen边界非线性分析功能简介 非线性特性时程分析 我国2002版新的抗震规范将隔震和减震设计写进规范,软件提供了目前结构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几种隔震器和阻尼器单元。提供的非线性连接特性的类型有粘弹性消能器(Viscoelastic Damper)、间隙(Gap)、钩(Hook)、滞后系统(Hysteretic System)、铅芯橡胶支承隔震装置(Lead Rubber Bearing Isolator)、摩擦摆隔震装置(Friction Pendulum System Isolator)等六种类型的非线性连接单元。 连接单元特性 对于设置阻尼器和隔震器等非线性连接单元的结构,可以考虑单元中的非线性属性,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隔震消能减震分析对比结果,包括结构层剪力、层位移及单元的滞回曲线。 例题—设置隔震器和阻尼器的结构 例1:设置隔震支座框架结构 例2:设置阻尼器二维框架 定义一般连接特性值 主菜单选择 :模型边界条件一般连接特性值 --- 对于连接单元的Dx方向刚度指连接单元的轴向刚度, Dy、 Dz方向刚度指连接单元的剪切向刚度 --- 对于连接单元的非线性特性值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设置。 定义一般连接特性值 主菜单选择 :模型边界条件一般连接 --- 选择结构底部的节点,向下复制,节点之间连接使用定义的一般连接。 输入时程分析数据 主菜单选择 :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函数: ——根据抗震设计规范中,取用相应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最大值,在“加速度最大值”中进行调整。 分析结果对比 主菜单选择 :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周期与振型: ——加隔震支座前后结构周期对比 分析结果对比 主菜单选择 :结果时程分析结果时程分析图形层数据图形层剪力最大值 ——加隔震支座前后结构层剪力最大值对比 分析结果对比 主菜单选择 :结果时程分析结果层数据图形层剪切/倾覆弯矩(by step) ——加隔震支座前后结构层剪力步骤输出对比 分析结果对比 主菜单选择 :结果位移位移等值线 ——加阻尼器前后结构位移结果对比。 分析结果 主菜单选择 :结果时程分析结果时程图表 ——定义一般连接变形/内力函数,可得隔震减震消能器的能力滞回曲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