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与控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与控制
摘 要:本文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从全过程管理和现场管理进行了分别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供借鉴参考。
中国论文网 /8/view-7237337.htm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现场管理
目前我国对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不系统和现场管理不科学,就导致了施工比较混乱;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不符合工程的实际,甚至有的工程关键点、重点部位有失控现象;对工程施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将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所采取的对策就是制定系统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采用5S法进行现场管理、制定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规范。
一、制定科学系统的质量控制过程和取确定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1.1事前质量控制过程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l).施工准备的范围
①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②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③分项(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项(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④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⑤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如框架结构住宅施工,通常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填充墙和装饰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不同,其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也不同,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2).施工准备的内容
①技术准备,包括:项目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②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
③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④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标桩的测量;“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拟定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1.2事中质量控制过程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1)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①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②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③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④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2)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施工工法中对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问题,如升板法施工中提升差的控制问题,预防群柱失稳问题;液压滑模施工中支承杆失稳问题,混凝土被拉裂和坍塌问题,建筑物倾斜和扭转问题;大模板施工中模板的稳定和组装问题等,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保证施工过程质量的有力措施,也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工序质量的检验
工序质量的检验,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实际而及时的测定、查看和检查,并将所测得的结果同该工序的操作规程及形成质量特性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合格或是否优良。
工序质量的检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