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战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都是“核心能力加外包”。即每个企业都将全部资金、全部精力集中做好自己最有优势的那一点,把这一点做成周边地区最便宜、最好,甚至全国最便宜、最好。这一点就是本企业的核心能力。其他工作,包括其他零部件的生产、产品设计、销售等相关业务,都外包给别的专业公司完成。这样,每个产品都是众多企业核心能力的汇总。一个地区在某一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正是由这些企业的核心能力综合而成。
三批量催生小企业,快速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如前所述,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比较细。在这种深度分工的情况下,每个企业只做产业链条上的一两个环节。这就为资金规模不大的人开办企业创造了可进入条件。如一个人手头只有几十万或几百万,若他开办一个只做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的厂,那么,其资金量足可以胜任。正因为如此,产业的集群化,使得众多小企业纷纷诞生,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比如浙江诸暨的袜业集群。在诸暨大唐镇有8000多个家庭企业,其中有1000家原料厂,300家缝头厂,100家定型厂,5家印染厂,300家包装厂,200家机械配件厂,400余家原料经销商,600余家袜子营销商,100余家联运商,拥有1600多间商铺的大唐轻纺袜业城等等。
这是产业集群分工深化的功劳。如果没有集群,就不会如此精细的分工,因而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企业诞生。
四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创新、开拓精神。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同种产品不是由一家企业生产,而是由众多的企业生产。这些企业相互之间自然就会形成竞争。
这种竞争都是面对面的,许多同类企业甚至是门对门,户对户。在一个产业集群区域内,各个企业所处的环境都一样:区位优势一样,运输条件和物流成本一样,原材料价格一样,使用的设备一样,工资水平一样。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比众多本地同行的产品成本更低,质量更好,花色品种更有特色,就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就得有更好的创意。而一个好的创意又很难长期独享。通过人员的流动,用户之间的串连,好的创意很快就会被当地的同行学会。而企业要想求得长期的领先,就得不断地创新。于是,整个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创新压力节节升高。
五发展信用交易,营造诚信经营氛围。信用缺失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中的一大顽症。在信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区域性产业集群是降低交易成本,避免缺信损失的有效措施。
在一个区域性产业集群中,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无论拖欠、造假还是逃债,坑害的不是外地人,都是本乡本土的人。某人一旦有坑人的行为,此等信息会立即在当地传开,他在本地就很难立足。
再者,由于买与卖者之间相隔很近,买者拿走产品不付钱,卖者卖假货,讨债和退货的成本很低。你赖帐,我可以天天到你家去讨,不用乘飞机,不用住宾馆,花十分钟、八分钟就可以讨一次。相比之下,如果厂子设在非集群产业区域内,那么,它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料就需要从外地购入。在这种情况下,买者欠账,卖者造假,讨债和退货的成本就非常高。
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各企业的老板本来就相互熟悉,有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长期的业务交往,更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信任,人与人之间因地缘、亲缘再加上商缘,结成了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友情网,企业之间交易活动正是在这种友情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一般不会发生造假、欺诈、恶意拖欠等失信现象。
六扩大地区影响力,形成地区品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县也需要品牌。正如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一样,品牌影响力大的地区能吸引更多的经销店、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
在产业集群内,由于产业相对集中,生产效率比较高,使得集群内企业所生产的主要产品,一般都比非集群地区的产品的竞争力要强。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集群所依托的产品不断“名声在外”,自然地形成了一种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地区品牌。如,温州名声的鹊起,就是其诸多产业集群发展的结果。
地区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的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地区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正是产业集群的上述优势效应,推动了产业集群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壮大。发达地区经济的发达,就是其区域内的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结果。
二 产业集群路径选择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集群的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还未形成能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因此,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在其区域内形成有影响的产业集群。那么,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产业集群呢?
首先,要进行产业定位。很多地区,其政府虽然扶持了一些本地企业、引进了众多外地企业的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