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机结构防水设计注意事项培训.ppt

发布:2017-12-16约1.83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面壳、电面防水设计注意事项培训 * 缩水的定义 面壳电池盖防水硅胶模设计大纲 分型面设计 浇注系统 温控系统 顶出系统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 其它设计注意事项 模胚和钢料的选择 * 模胚和钢料的选择 1、防水硅胶一般为高端产品,前后模仁钢料选用进口S136H; 2、模胚同普通塑胶模标准,只是导套用石墨自润滑结构; 具体细节请参看“液态硅胶模胚订购图参考”:\方振塑胶模具设计标准\5、塑胶模设计标准-2013.01.30_OK\硅胶模设计标准\液态硅胶 * 模胚和钢料的选择 浮框结构 沉框结构 * 缩水率的定义 这种硅胶模具的缩水率须根据产品的大小、形状、是否有钢片等来定夺,经验值很重要. 塑胶模:1.006 硅胶模:1.003 钢片模:1.000 * 分型面设计 这种硅胶模具的分型基本上按塑胶产品的形状设计,有行位结构除外。 行位 枕位 * 分型面设计 模口倒R0.5避免刮伤产品 分型面设计隔热板,避免有硅胶侧的温度传递到没硅胶侧。 模口倒R0.5避免刮伤产品 * 浇注系统 小头0.8~1.0 大头2.5~3.0 一般两个冷嘴管2个产品。 * 浇注系统 潜片: 厚0.5*宽3.0*高5.0 潜水: Φ1.0,破口0.4 垃圾包: 20*6.0*4.0 * 浇注系统 潜水,一进一出,可以改善困气。 潜水,通过硬胶转进去。 * 温控系统 前模仁油路按塑胶模运水标准设计,Φ8运水,PT1/4喉牙。 * 温控系统 后模仁采用Φ8发热管+探温针结构。发热管管壁距胶位约8~10mm,尽量靠近胶位投影面积内均匀排布。探温针孔Φ6,M8牙。 * 温控系统 后模仁采用Φ8发热管+探温针结构。发热管管壁距胶位约8~10mm,尽量靠近胶位投影面积内均匀排布。探温针孔Φ6,M8牙。为了保证温度均匀,建议如图垂直排列发热管。 * 顶出系统 硅胶胶位位置是不允许下顶针的,易跑批锋烧顶针;所以常常采用斜度顶块结构强脱。 顶块结构 强脱结构 视产品尺寸约3-5MM 推块推硬胶 芯子不动 芯子顶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前模仁避空 前模仁一般不避空,具体依产品特征,主要判断是否会导致产品外观压痕。 如图特征,模具上不用设计。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避空 后模硬胶位非封胶位适当避空0.10-0.15mm;个别离封胶位置近的位置避空0.03-0.05mm; 避空位根部加R过渡;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避空 后模硬胶位非封胶位适当避空0.10-0.15mm;个别离封胶位置近的位置避空0.03-0.05mm; 避空位主要判断是否会导致产品外观压痕,如图钢片位置不影响外观,所有可以避空0.3~0.5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定位和防呆 建议找圆孔定位,如果没有圆孔特征,可以用方孔特征定位。 RIB定位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产品封胶 PC产品下的封胶线 距硅胶周圈0.2 宽0.1,高0.1。 PC silicone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产品封胶 PC产品下的封胶线 直接按硅胶边做 宽0.1,高0.1。 PC silicone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流道封胶 进胶为防止溢胶,通常如右图做一段枕位封胶.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后模仁穴号 0.3 0.2 穴号用筋条表示。 筋条数量即为穴数。 筋条尺寸: 宽0.2,长0.5~0.8,厚度0.08,筋条间距0.3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其它 U型:顶部圆弧预压防水 预压量0.1~0.15 单侧凸起型:凸包预压防水 预压量0.15~0.3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其它 硅胶长宽:40*45,实际硅胶壁厚0.3,一点浇口OK. *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其它 产品长宽:140*70,实际硅胶壁厚0.25,一点浇口OK. * 此处液态成型有毛边或塑胶压变形风险,后期设计活动镶件改善。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其它 * 液态成型时,箭头所指周圈0.2出后模,由于塑胶定位精度偏差,手动放产品有机会压伤产品,后期避空0.1才改善。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其它 * 目前液态模具也是采用前模弹块结构,目的是确保塑胶先放到位,后模行位才合模;前模弹块作用后,实际塑胶产品有可能还没到位,这样箭头所指产品周圈孔就会在行位合模时被行位铲伤;结果可以。 模仁设计注意事项-其它 * 0.4 0.5 0.5 面壳、电面防水设计注意事项培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