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重点2018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重点.pdf

发布:2017-12-16约8.0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8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考 研重点 北大行管参考书目: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 发展管理三个专业): 考试科目一:行政学原理 1、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萧鸣政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二 1、陈庆云著:《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罗豪才等著:《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包万超著:《行政法与社会科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朱天飚著:《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14年北大行管状元吴思含公共行政学笔记 张国庆主编 2007年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行政权力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 一、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与途径 (一)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 (简答) 1、结构性分配;2 、功能性分配。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 (简答) 1、逐级授权;2 、权力下放;3、地方自治;4 、权力 “外放”。(2009年辨析题) (三)行政权力的再分配 (简答) 1、外源型行政权力再分配;2 、内源型行政权力再分配。 (四)行政权力的人格化问题 非人格化:是韦伯提出的,他认为行政管理必须采取合理的形式主义,用义务的压力取代感 情的支配,用人人平等的观念取代因人而异的做法,用非个人制度的规则取代个人号令,以 对法和制度规范的服从取代对个人命令的服从,行政权力非人格化的根本在于制度化。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 (2010年简答题) 1、程序必须合法;2 、职权必须分明;3、权责必须一致;4 、权利必须明确;5、内容必须 全面。 三、行政权力分配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简答) 1、行政权力分配与政治授权的关系;2 、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010年辨析题) 政府管制与公共选择 政府管制是经济学和行政法学的研究重点。对于前者,研究方法既可能是规范的,如福 利经济学和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也可能是实证的,如公共选择理论。但行政法学上研究的 政府管制一般都局限于在既定的法律制度下分析管制者和被管制者的权力与义务、程序和救 济 (尤其是司法审查)等规范问题,更进一步的研究,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管制或放松管制 的立法建议。 本文在此将公共选择理论应用于分析中国政府管制中的行政法问题,把管制理解为作为 管制者的行政官员通过行政法的创新和执行来控制被管制者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 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将转向管制者的行为动机、效用函数、管制规则的权利义务设计及其 形成过程和博弈均衡的分析。 公共利益理论:政府管制的目的、原因与基本假设 在斯蒂格勒 1971 年提出管制是为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这一命题之前,西方经济学家普遍 接受的观点可归结为一种关于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 等“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为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对这些行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 直接干预。市场失灵和对公平的关注就成了政府管制的两个基本原因。政府管制既可通过立 法,也可采取行政行为的方式实现。——“管制是由于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 配置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管制的基本信念是:市 场做不好的,由政府来做,。而支持这一信念的是传统管制理论的三个基本、 假设:第一,政府是全知全能的,政府有充分的信息。比如在反垄断定价管制中,政府 似乎知道垄断者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技术进步的速度有多快,消费者的需求函数是多少等等。 这实际上是假设政府是超越个人之上的有机体,他在智慧上远远超出构成这个有机体的个 人。第二,政府是一个 “仁慈君主”,他除了全 体人民的利益外,绝无私心,代表他的官员都是大公无私的 “公仆”。第三,政府是言 而有信的,政府有完全承诺的能力。政府的地位和信息产生了法律上可信赖原则和对信赖利 益的保护。 公共利益是行政法学家理解政府管制法的主流理论。但是,如果这一理论赖以建立的三 个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座政府控制的大厦就丧失了它赖以立足的根基。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管制的目的和分析模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