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面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
2.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
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
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
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
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
3.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随经济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5.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入渗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反映入渗的指标,在研究区小流域内,分别选取植被盖度10%、40%、70%和90%的样地对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进行试验。根据右图回答6~7题。
6.在剖面上植被盖度40%土壤饱和导水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土层深度( )
A.0~10 cm、20~30 cm、10~20 cm、30~40 cm
B.20~30 cm、0~10 cm、30~40 cm、10~20 cm
C.30~40 cm、20~30 cm、10~20 cm、0~10 cm
D.20~30 cm、0~10 cm、10~20 cm、30~40 cm
7.四种不同的植被盖度(10%,40%,70%,90%)下变化曲线说明( )
A.土层深度与植被盖度成正相关
B.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C.植被盖度越高越不利于水分的入渗和保持
D.植被盖度对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影响最大
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8~9题。
8.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 非洲 B.亚洲 大洋洲
C.南美洲 欧洲 D.南美洲 大洋洲
9.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
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0~12题。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0.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
11.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12.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
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地盐碱化
C.土壤板结 D.绿洲面积扩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水源夏季是________,冬季是____________。(6分)
(2)A湖泊的水位情况是________月份前后最高,此时B地的潜水位约为________米。(4分)
(3)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其主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8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1: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利新跨越”。
材料2: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地区 北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