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mX2中文版数控加工第9讲挖槽加工和钻孔加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大纲 一、 挖槽类型 在图9-1所示的【挖槽(标准)】对话框中的【挖槽加工形式】下拉列表中提 供了5种挖槽方式。 ? 【标准挖槽】:该选项为采用标准的挖槽方式,即仅铣削定义凹槽内的材料,而不会对边界外或岛屿进行铣削。 ? 【平面加工】:该选项的功能类似于面铣削模组的功能,在加工过程中只保证加工出选择的表面,而不考虑是否会对边界外或岛屿的材料进行铣削。 ? 【使用岛屿深度】:当岛屿深度与边界不同对,需要使用该加工方式。该选项不会对边界外的材料进行铣削,但可以将岛屿铣削至所设置的深度。 ? 【残料加工】:该选项用于进行残料挖槽加工,其设置方法与外形铣削中残料加工中的参数设置相同。 ? 【开放式】:当选取的串连中包含有未封闭串连时,只能用开放加工方式,此时系统先将未封闭的串连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对封闭后的区域进行挖槽加工。 二、 加工方向 加工方向用于设置挖槽加工刀具路径的切削方向。在【加工方向】分组框中可 以设定加工方向,系统提供了两个加工方向。 ? 【顺铣】:刀具旋转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同。 ? 【逆铣】:刀具旋转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 三、 深度分层 由于在挖槽加工方式中具有岛屿深度设置,因 此在其【深度分层铣削设置】对话框中也增加了【使 用岛屿深度】复选项,如图9-2所示。 当选中其中的【使用岛屿深度】复选项,并且 铣削的深度低于岛屿加工深度时,先将岛屿加工至 其加工深度,然后将凹槽加工至其最终加工深度; 如果未选中该复选项,则先进行凹槽的下一层加工, 然后将岛屿加工至岛屿深度,最后将凹槽加工至其 最终加工深度。 该对话框的其余参数与外形铣削中的相关内容基 本一致,请读者参考相关章节,并注意比较其中的不 同之处。 四、 粗加工参数 在挖槽加工中加工余量一般比 较大,因此需要设置粗、精加工来保 证加工质量,如图9-3所示。 螺旋走刀方式是从挖槽中心或特定挖槽起点开始进刀并沿着刀具方向( z轴)螺旋下刀进行切削。螺旋走刀方式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 【等距环切】:以等距方式切除毛坯。 ? 【平行环切】:刀具以进刀量大小向工件边界进行偏移切削,但是不能保证清角。 ? 【平行环切清角】:加工方式与平行方式相同,但是这种加工方式能进行清角加工。 ? 【依外形环切】:该方式只能加工一个岛屿,在外部边界和岛屿之间逐步进行切削。 ? 【高速切削】:以平滑的、优化的圆弧路径和较快的速度进行切削。 ? 【螺旋切削】:用螺旋线进行粗加工,刀具路径连续相切。空行程少,能较好地清除毛坯余量。 (2) 粗加工参数。在粗加工中,除了设置走刀方式外,还需要对进给参数进行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 【切削间距(直径%)】:设置在x轴和y轴上粗加工之间的切削间距,用刀具直径的百分比计算,调整【切削间距(距离)】参数时自动改变该值。 ? 【切削间距(距离)】:该选项是在x轴和y轴上计算的一个距离,等于切削间距百分比乘以刀具直径,调整【切削间距(直径%)】参数自动改变该值。 ? 【粗切角度】:当选择双向和单向走刀方式时,刀具路径的起始方向与x轴的夹角。 ? 【刀具路径最佳化】:该选项仅使用于双向铣削内腔的刀具路径,为环绕切削内腔、岛屿提供优化刀具路径,避免损坏刀具,并能避免切入刀具绕岛屿的毛坯太深。 ? 【由内而外环切】:该选项用于所有螺旋走刀方式,用来设置螺旋进刀方式时的挖槽起点。当勾选该复选项时,刀具路径从内腔中心(或指定挖槽起点)螺旋切削至凹槽边界;当未勾选该复选项时,刀具路径从凹槽边界螺旋切削至内腔中心。 下刀方式。在挖槽粗铣加工路径中,可以采用垂直下刀、斜插式下刀 和螺旋式下刀3种下刀方式。 垂直下刀为默认的下刀方式,刀具从零件上方垂直下刀,需要选用键槽 刀,下刀时速度要慢。 粗加工后,为了保证尺寸和表面光洁度,还需进行精加工。当选中图9-3 所示的【精加工】复选项时,系统可执行挖槽精加工。 2. 设置工件毛坯。 (1) 执行【机床类型】/【铣削系统】/【默认】命令。 (2) 在左侧的操作管理器中的【属性】选项树中选取【材料设置】选项,系统打开【机器群组属性】对话框,按照图9-6所示设置毛坯。 (3) 单击 按钮完成设置,结果如图9-7所示。 3. 设置刀具参数。 (1) 执行【刀具路径】/【挖槽】命令。 (2) 系统弹出【输入新NC名称】对话框,按Enter键确定,接受默认参数,系统弹出【转换参数】对话框。 (3) 依次选择如图9-7所示的圆a和圆b,按Enter键确定,系统打开【挖槽(标准)】对话框,如图9-8所示。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