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煤矿安全工作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煤矿安全工作报告
2006年安全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安全及质量标准化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扎实工作,乘势再创安全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企业在新的平台上又快又好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营造良好环境。
一、2005年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3起,死亡3人,比上年减少3起、6人,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21。重伤事故13起,重伤13人,比上年减少7起、7人。有9个矿井实现了安全生产,7个地面厂处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生产事故明显减少,除顶板专业外,其他各专业、各生产场所均杜绝了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保证了煤炭生产的稳定发展。回顾去年工
(一)毫不动摇地推进“三违”治理,促进了职工行为规范。
去年安全状况之所以好于往年,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毫不动摇地推进了“三违”治理。从年初开始,集团公司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三违”治理力度,并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和解决。一是继续向各级领导干部下达“三违”治理目标任务,并将“三违”治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安全工作是否履职的主要标志,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二是将“三违”治理的重心下移到区队,重点治理生产现场的”三违”行为,将“三违”治理指标完成情况与区队干部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季度效益奖挂钩考核,增强了基层区队管理人员11000余人次;因“三违”治理不力,对15名矿处级干部实施诫5名矿处级干部被停班学习,举办了6期“三违”治理促进班;因安全事故,有2名矿处级干部引咎辞职,11名矿处级干部受到“黄牌”警告,14名科区级干部被撤职。
(二)突出抓好“一通三防”等重点工作,有效把握了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4个瓦斯治理督查组对4对高瓦斯矿井进行督查,研究制定了贯彻《瓦斯治理经验50条》实施意见。在人员配备和安全投入上向“一通三防”倾斜,全年用于通防方面的安全费用近1亿元,各矿按实际需要配备瓦10套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某矿的瓦斯抽放系统进行了扩容,某某井-1025上山采区和某矿-1010西一采区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通防系统稳定,煤层自燃发火、瓦斯超限、无计划停电停风次数比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是高度重视异地办矿项目管理,从安全生产许可证件、安全责任约定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对异地办矿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果断撤出了安全风险较大或我方不能完全监控的8个项目。三是切实加强
(三)不断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巩固了安全工作基础。
始终坚持把质量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单位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细化质量标准化标准,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达标,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注重实效性和提高科技含量,继续实施质量标准化创新工程,提高了现场安全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经集团公司检查认定,去年基层各单位共完成207个创新项目,其中在全公司组织推广了38个项目。二是扩大质量标准化检查的时间段和覆盖面,严格检查标准,全面、真实的检查考核现场安全质量工作状况,促进了动态达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去年安全程度评估和质量12对生产矿井、7个生产厂处杜绝了C类和不达标矿井(厂处),为创建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集团公司奠定了基础。
(四)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加快了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进程。
12个矿井建立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4对矿井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将主要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纳入监控范围,并与集团公司联网。回采工作面全部推行煤体深孔注水。二PLC为主要内容的程控技术,提高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各副井全部推广了液压操作系统、可编程井口闭锁监控装置、提升容器缓冲及托罐装置和PLC控制技术,完善主副井上下口及中间水平、摇台、安全门与信号、罐位的闭锁装置,从源头上杜绝了井口坠人坠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井下平斜巷运输安全装备,推广斜巷架空乘人装置和斜巷安全行车综合保护装置,平巷人行车停车场全部推广自动停送电装置,井下全面使用阻燃胶带,主力矿井主运大巷实现了道岔司控化;在对供电系统进行可靠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更新换代12个生产矿井中有10个矿具有了综采工作面,某矿实现了采煤机械化零的突破。截止12月底,全集团公司在籍的37个采煤工作面中,有13个综采、10个高挡、14个炮采,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8.13%。
(五)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营造了浓厚的安全工作氛围。
回顾去年的安全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因违章造成的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韩桥、张集、义安因违章各造成一起工亡事故,使全集团公司矿矿无工亡的安全目标落空。二是顶板事故相对集中,重大隐性事故时有发生。去年共发生顶板事故7起,其中构成二级以上的4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