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究书籍的奥秘探究书籍的奥秘.doc

发布:2016-12-28约6.4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探究书籍的奥秘》 类型 综合探索 课时 一课时 二次备课 教材分析 《探究书籍的奥秘》是“综合-探索”单元的总课题。书籍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以至到工作,甚至一生,书籍伴随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 本课围绕书籍的知识进行探讨,使人感受书的海洋和知识的浩瀚,激发学生对书籍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调查、搜集、研讨、统计、制作这一系列的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更加了解书籍、热爱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书籍的各种知识的探讨与研究。书籍的形式、书籍的装潢、书籍的分类、书籍的印刷等问题。 难点: 书籍的各种知识的探讨与研究。制作分类表。 教学方法措施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意图 二次 备课 导 入 新 课 1、提出问题:我们经常到图书馆、书店去买书、阅读书,就在你的书包里也有许多书,你对书的知识了解有多少? 同时出示以下图片,引起学生回忆。 板书课题:第10课《探究书籍的奥秘》 学生思考、讨论对书籍的了解。(可能提出各方面的问题,如书的品味、书的编辑、书的艺术、书的喜好、书的分类等。) 激起学生对书籍知识的关注,引发学生思考。 涉及书籍知识的各个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学 习 新 知 识 欣赏探究 2、明确探究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提出本课研讨的题目。 拿出你书包中的书,仔细观察,从形式上能说出哪些知识?学生观察、研究、讨论。(可能提出书籍的发展变化、封面、插图、彩色印刷、开本、版权页等问题。) 3、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出示以下图片,交流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史。 春秋至两汉时期文字是写刻在竹 、木简或帛上。这些是书籍的雏形。 线装书籍是我国古代书籍的代表形式。 2出示图片探讨书籍的装帧类型。 书籍的装帧类型包括: 简装书; 精装书; 线装书。 分别出示一下图片说明: 简装书: 精装书: 线装书: 3引导学生探讨书籍的构成。 观察已下图片,思考书籍的构成。 (包括封面、书脊、插图、书名页、版权页、封底、前言、后记和书标等内容。) 出示书籍封面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简装书籍书籍封面、封底图片,与书籍内容进行比较探究找出不同。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解:封皮的纸是铜版纸,里边的纸薄,是胶版纸。简装书在印刷上封面与封底是色彩印刷,内容则是黑白印刷。 通过以下图片认识:封底有版权页,说明了作者、印数、出版社、定价等。 出示以下图片,分别探究书脊、书名页、前言、后记和书标的特点及所起的作用。 探究书名页: 前言、后记: 认识书脊和书标: 探究书标知识,引出书籍的分类知识。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4 引导学生探讨书记的分类。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图书分类知识。 看下图,简单介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表。 举例介绍图书分类法: 这本书属于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探讨:如何设计一份自己的图书分类表?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学生探究、交流。 ?形式 表格 自由式 ?图案 标志 插图 编码 备注 出示部分学生作品,丰富积累,增加认识,学习方法。 深入思考的过程。联想过去观察,用以知的知识,从美术的角度探讨书籍中各种形式和因素。 通过具体的图片和实物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探究书标知识,引出书籍的分类知识。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简单学习图书分类法。 学会制作藏书分类表。 巩固练习 1、将自己最爱的藏书展示给大家。(课前布置,也可教师出示准备经典的书籍。) 学生展示并简单发表评述: 自己共有多少藏书,收藏的兴趣点。 藏书的艺术特点,自己的感受。 2、进一步提出问题: 你家的藏书是按书的类型摆放吗? 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份自己的图书分类表做到科学、实用、美观。 3、指导学生制作图书分类表。可以做到:形式新颖、图案鲜明、字体美观、 整体统一。 4、引导学生进行图书分类表的展示与讨论。 教师讲评,学生相互评论,选出最佳作品。 欣赏经典书籍,提高艺术文化品位。 练习制作藏书分类表。 拓展 1、 课后组织学生阅览图书馆;走进书店,借(买)几本好书,调查研究书的市场。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或日记,进行研讨与展示。 2、 畅想今后书籍的形式与特色。 拓展延伸、思维发散。 课堂小结 展示内容好、形式感强的书籍。展示书店、图书馆的场景。展示经典的书籍。说明书籍知识的浩瀚,书籍的艺术,书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