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n盖板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组织设计.doc

发布:2017-12-10约4.8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K10+219盖板涵基础及下部构造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K10+219处盖板涵为正交涵洞,与主线交角为100°,涵长48.32m,净宽3.0m,净高3.0m。本涵设11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缝宽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本涵采用中部1m板42块,梯形板2块。 主要工程数量:基础混凝土C25:220.3m3,台身混凝土C25:373.5m3,R235台帽钢筋:1358.3kg,HRB335基础钢筋:9981.3kg。 二、设备及人员配置 具体机械工具有:25T吊车1台,装载机1台,弯筋机1台,电焊机1台,切割机1台,砼拌和机1台,砼罐车2辆。施工队长1名,现场质检员1名,现场安全员1名,钢筋工10人(包括加工、运输及绑扎焊接),混凝土灌注人员10人。主要负责人名单如下: 主要负责人名单表 职 务 姓 名 此项工程负责人 李 浩 施工员 智建国 质检员 董滟洁 试验员 张 伟 测量员 郝华栋 材料负责人 严吉庆 安全负责人 郭晓明 专职安全员 张少华 三、施工进度计划 本盖板涵基础及下部工程,计划20天完成施工任务,2010年 9 月 10 日至2010年9 月30 日,全部完成该分项工程施工任务。 四、 施工工艺及方案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的要求,涵洞工程尽量早开工,并力争快完工的原则为施工土方创造条件。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挖基—浇筑砼台基础—浇筑砼台身—浇筑砼台帽 2、施工方法 ①、基坑放样:根据桩位坐标测量出该涵洞中心及轴线位置,并放出开挖线。 ②、基坑开挖: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基底高程,开挖到距离基坑底15cm时采用人工开挖基底,以免造成基底原状土松动。 ③、基底处理 开挖后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时,用压路机碾压处理。 ④、浇筑基础混凝土 先进行找平,放出基础边线确定立模位置,模板制作采用钢模板,模板安装应牢固,拼缝前模板接缝中间位置粘贴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发生。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架做支撑,支撑应牢固,使模板形成一体。施工前,先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好钢筋,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按照设计要求放入基槽,用垫块调整保护层厚度,随后采用满灌砼的办法浇注砼至设计标高。 砼的运输采用砼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砼运输要及时连续,尽力避免因时间过长使砼初凝,影响砼质量。浇注砼前应检查全部模板支架是否牢固,几何尺寸是否正确,采用吊车配吊斗使砼入模,施工时分层浇筑,浇筑厚度为30cm一层。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用丝刷刷洗或凿毛墙体基础部分,以便与墙体衔接形成密实均匀的整体。基础施工完成后,先分层回填基坑,用平板式振动夯进行夯实。 ⑤、浇筑砼台身、台帽 在砼台身施工前,将台基砼凿毛,用水冲洗干净,而后制作台身模型。模型用钢模拼装,模板安装缝间夹垫双面胶,双面胶条应在模板安装前粘贴,拼装好后仔细检查有无错台,并及时调整。模板表面应干净无锈迹,无污染,并涂刷一层脱模剂。外侧用拉杆固定,模板的高度要包括台帽的高度。模型的刚度、稳定性和荷载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在伸缩缝位置采用间隔施工,保证伸缩缝的垂直度。 砼自预制场拉运。砼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后,吊车吊运。砼用漏斗进入模型内。 砼按30cm进行分层浇筑,每层之间的工作距离1.5m。砼振捣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每一部位的砼必须振捣至砼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 注意沉降缝的设置,用沥青麻絮扎密实。 在砼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进行拆模。拆模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拆时严禁抛扔,不允许有猛烈敲打和强扭的方法。 ⑥、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 五、质量检验标准 (一)、钢筋加工及安装 1、基本要求: (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2、实测项目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 (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每个构件检查2个断面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2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每个构件检查5~10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长 ±10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5△ 保护层厚度(mm) 基础、锚碇、墩台 ±10 尺量: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