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工专业-现代通信网-第五章-以太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7.3 10Gbps 以太网 标准:802.3ae 10Gbps以太网与10Mb/s,100Mb/s 和 1Gb/s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10Gbps以太网还保留了802.3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便于升级。 10Gbps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10Gbps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 CSMA/CD 协议。 * 10Gbps以太网的物理层 局域网物理层 LAN PHY。局域网物理层的数据率是 10.000 Gb/s。 可选的广域网物理层 WAN PHY。广域网物理层具有另一种数据率,这是为了和所谓的“Gb/s”的 SONET/SDH(即OC-192/STM-64)相连接。 为了使 10 Gigabit以太网的帧能够插入到 OC-192/STM-64 帧的有效载荷中,就要使用可选的广域网物理层,其数据率为 9.95328 Gb/s。 * 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 10Gbps以太网的出现,以太网的工作范围已经从局域网(校园网、企业网)扩大到城域网和广域网,从而实现了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 这种工作方式的好处是: 成熟的技术 互操作性很好 在广域网中使用以太网时价格便宜。 统一的帧格式简化了操作和管理。 * 以太网从 10 Mb/s 到10 Gb/s 的演进 以太网从 10 Mb/s 到 10 Gb/s 的演进证明了以太网是: 可扩展的(从 10 Mb/s 到 10 Gb/s)。 灵活的(多种传输媒体、全/半双工、共享/交换)。 易于安装。 稳健性好。 * * * 在运营商的网络中经常要求按VLAN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原来的VLAN只能有4094个用户,使用QinQ可以达到4094*4094个 * 在802.1Q中规定 Tag Protocol Identifier (TPID) Etype的值为8100, 我司和CISCO,内外层标签的Etype相同都是0x8100,Foundry和Extreme,外层标签的Etype为0x9100。(最新版本可能有变化)。 通常QinQ中新增的外层tag的Etype也为8100,但因为当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有个别的厂商该值为9100/9200等,我司为同这类设备互连,提供的TPID可调的功能. * 用户报文打上外层tag,穿越运营端网络,来实现简单二层VPN功能 * Tunnel端口我们有时也称之为vlan-vpn port * * * BPDU报文的特点 BPDU是桥设备的二层控制报文,是设备全局相关的,不带VLAN tag。 传统桥设备中,BPDU报文收到后,如果不支持(或未启用)则在所有端口广播,否则自己进行处理后转发。 我司在以前的实现中采取了上面的这种办法,现在的实现中用户的BPDU并没有打上tag而是在报文的最后插入了用户网络信息,总的思想是一致的。 * 目地:01-00-0c-cd-cd-d0 源地址:00-0F-E2-07-F2-E0 我司当前交换机发出的BPDU报文的源均为这个MAC 从上面的报文我们可以看到BDPU报文和经过处理的BPDU-Tunnel报文均为LLC封装。 目前我司的实现同Cisco的实现一致,经测试可以互通。 * QinQ的应用中通常是按用户接入的端口(CE侧端口),来区分用户,决定给用户报文打上什么样的外层标签; * 上图就是目前运营商最常用的灵活QinQ组网图,比较常见的电信宽带用户群一种是通过园区接入交换机接入的用户,另外一种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过DSLAM接入的ADSL用户。 下面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种组网的特点: 1、园区接入的用户VLAN101-200是属于普通用户接入,85给它分配使用的公网VLAN是1001。VLAN201-300的用户为园区接入的VIP用户,85给它分配的公网VLAN是1002。这些用户对网络的性能要求高,因此需要通过QOS保证VIP用户的带宽。 2、DSLAM接入的ADSL用户他们也是VLAN 101-300,他们通过PPPOE拨号获取IP从而访问internet。85给它分配的公网VLAN是1003。 3、Vlan 301是专门用于组播的VLAN,不管DSLAM还是园区接入交换机还是DSLAM的IPTV用户都是通过VLAN 301来收看组播节目的。IPTV客户端首先在DHCP服务器上获取到IP,然后通过在85上进行IGMP组加入来收看组播节目。 4、对于上网用户来说,85只是将在上网用户的报文上又增加了一层公网的tag而送交BASE处理,用户在BASE上实现认证鉴权和二层的终结。 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