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阶段性作业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课程作业1(共 4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科 涉及章节:第1章——第2章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含义?
2.《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准则?
3.《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哪“六先”?
4.简述《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5. 企业从业人员享有的基本安全生产权力有哪些?
6.《安全生产法》赋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监督执法时那些行使的权利?
二.论述题
1.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2.《安全生产立法》中对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作了那些规定?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含义?
答题要点:为有效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的精辟概括,其核心是依法办事。(1)有法可依是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有法可依主要是解决立法问题,为调整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秩序制定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规范,提供切实可行的行为准则。(2)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有法可依的目的要做到有法必依,即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依照法律规范的要求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3)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切实保证,这是在强调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的基础上,对于那些无视法治、践踏法治和以身试法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者加强监督管理和法律制裁的必要措施。
2.《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准则?
答题要点:(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权责一致的原则;(4)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5)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可适当扩展)
3.《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哪“六先”?
答题要点:《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六先”:(1)安全意识在先;(2)安全投入在先;(3)安全责任在先;(4)建章立制在先:(5)隐患预防在先:(6)监督执法在先。
4.简述《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答题要点:《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6项责任:(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度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度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 企业从业人员享有的基本安全生产权力有哪些?
答题要点:(1)获得安全保障、工商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力;(2)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力;(3)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力;(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力;(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力
6.《安全生产法》赋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监督执法时那些行使的权利?
答题要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时,赋予了以下四种权利:(1)现场检查权。为了履行日常安全检查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需要经常进入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受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服从并予以配合。(2)当场处理权。在安全检查中,在现场发现违法行为时,有两种情况应当分别处理:1是不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有权当场纠正或限期整改。2是对比较严重、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单位,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除了法定当场实施处罚的少数轻微违法行为外,行政处罚通常不能当场作出决定。(3)紧急处置权。为了避免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法律授权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或者适用。(4)查封扣押权。法律授权安全检查人员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二、问答题
1.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答题要点: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安全生产事故频繁,死伤重多,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损害了党、政府的形象。导致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安全生产法制不健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突出表现在:(1)安全法律意识淡薄。(2)安全生产出现了新情况。(3)综合性安全立法落后。(4)政府机关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后,没有依法确立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尚未建立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