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南师大附中语文必修三月考1.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9
附中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卷 语文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便宜(biàn) 惫懒(bèi) 人烟阜盛 慢不经心
B. 忖度(cǔn) 盥沐(guàn) 甘败下风 百无聊赖
C. 商贾(ɡǔ) 宫绦(tāo) 沸反盈天 遍体鳞伤
D. 炮烙(luò) 幽咽(yàn ) 广袤无垠 不经之谈
1.C/A.漫不经心 B.甘拜下风 D. 幽咽y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李商隐善于用典,工于造境,他的诗作意境朦胧、旨趣深微,对于《锦瑟》一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B.绵延八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饱受战乱之苦,辗转流离,漂泊西南天地间。
C.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相敬如宾,度过了一段诗意时光。
庄子具有这种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精神,天下无论是污浊还是清明,他似乎都能处之泰然。
D.我们不得不承认,作家们的作品也是良莠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2.A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B.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语意重复,删去“人民”。C.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指文章的好或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 鲁迅先生在小说题材上有了进一步开掘,他着眼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和危机,表现 先觉者共同的孤独、矛盾和苦闷,是现代小说写作的先河。
C.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悠久的见证,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永远保持对文明成果的尊重,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D.纵观文学史,单就文字本身而论,造诣粲然可观的作家,几如仲夏晴夜的繁星,但能超出文字层面,以其人格力量、心智密度影响世道人心者,则屈指可数。
3.D/A句式杂糅,应为“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或“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B.主谓搭配不当,把“是”改为“开创”。C.漏用介词,应在“以及”后加上“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 贾政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一心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可是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形同泥塑。政,谐音“正”,作者描写他的为人,亦着重一个“正”字。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悲剧人物,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
B. 《祝福》表现了鲁迅深刻的自我反省精神,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己,作者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于是选择了逃离。
C.海明威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对战争的厌恶、恐惧,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心绪。
D.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秦中吟》《新乐府》是其讽喻诗的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形象鲜明突出,前后脉络联系,达到叙事诗的空前的熟练程度,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
4. B/《祝福》中的“我”是作者虚构的新式知识分子形象,并非作者本人。
5.填入空格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
,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①鸿雁不堪愁里听 ②御苑砧声向晚多 ③云山况是客中过 ④关城树色催寒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 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5.C/根据律诗押韵的原则,排除A;根据诗歌的句意,排除B;根据律诗对仗粘对的原则排除D。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10分)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