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B.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C.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
D.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
2.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冠病毒不仅损害了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取病人样本中的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通过扩增反应将样本中微量的病毒信息进行放大,最后以荧光的方式读取信号。如果PCR之后信号为阳性,那么就可以认为样本中存在病毒(已经感染),反之表明样本中没有病毒(未感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9-nCoV和SARS病毒都对肺部产生严重伤害,因为它们都只侵染肺部细胞
B.2019-nCoV增殖过程需人体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C.新冠病毒基因组简单、遗传过程又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给制备疫苗带来困难
D.用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信号为阳性意味着我们得到了DNA--RNA杂合双链
3.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P-gp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P-gp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
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
D.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4.卡尔文等用14CO2供小球藻光合作用,探明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碳的途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
C.长时间给小球藻提供14CO2,14C3含量大于14C5
D.用C18O2供小球藻光合作用,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5.下列关于细胞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膜上
B.大肠杆菌拟核的基因成对分布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线粒体含有DNA、RNA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质网中的酶均能催化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是()
A.人的胰腺腺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核孔较多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细胞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密切相关
D.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
7.图示是针对植物幼苗所做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苗尖端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B.③中生长素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明胶
C.①②③④展示的是鲍森?詹森的实验
D.②中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8.(10分)a-淀粉酶宜采用吸附法进行固定化,下列关于a-淀粉酶固定化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柱制作好需要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进行洗涤,目的是洗去没有吸附的a-淀粉酶
B.亲和层析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