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蜡烛》思维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主备人 王丽萍 二次齐备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三次备课人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阅读探究课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文体特征和记叙的六要素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品味其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4.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要先找出文章的六要素,进而理清故事情节。同时,抓住文章中反复描写的细节,来理解文字中蕴含的情味。
【资料链接】?
1、背景资料: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关于通讯的文学常识:通讯也是新闻(广义)一种,又叫通讯报道。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即都要用事实说话,讲究实效等。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1)在实效性上,通讯不如消息强。(2)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3)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较短。(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而通讯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预习导航】1、出声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明确字词读音及含义。
2、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 ?fú晓(??? ?)??? 揣在怀里(????? ?) 颤巍巍( ???)??
?鞠躬( ???)( )??? 腋( ?)窝???? 匍( ?)匐( ?)
(2)学生默读,理清故事情节,复述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提示:本文的事件感人,人物感人,可从选材、写法等方面理解。)
二、含英咀华篇——品出真情(对学、群学): 分钟
6、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请你《蜡烛》训练拓展单
班级 小组 姓名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宝鸡高新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第 4 页 共 4 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