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吉大二院.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周围神经病吉大二院 神经内科 宋春伶第一节 概述 定义:周围神经病(Perifheral neuropathy)系指原发于神经系统或功能损害的疾病。周围神经的解剖脑神经:后10对 动眼、滑车、三叉、展、面、 位听、舌咽、副、舌下脊神经:31对 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 尾1对周围神经的病理1.沃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是指神经轴突因外伤断裂后,由于轴浆运输被阻断,轴突断端远侧的部分很快自近端向远端发生变性、解体。2.轴突变性:﹙axonal degeneration﹚由于中毒、代谢、自身免疫病等因素,胞体内营养物质合成障碍或轴浆运输阻滞,变形从轴突远端开始,向近端发展,当病因消除后,轴突可再生。3.神经元变性:﹙neuronal degeneration﹚神经元胞体变性坏死,继发其轴突短期内变性、解体。4.节段性脱髓鞘:﹙segmental degeneration﹚是指髓鞘破坏而轴突相对完整的病变。周围神经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1.运动障碍刺激症状:a.肌束震颤 b.肌痉挛麻痹症状:a.肌力减弱或消失(瘫痪) b.肌张力减低 c.肌萎缩2.感觉障碍刺激症状:a.感觉异常 b.感觉过敏 c.自发痛d.刺激性疼痛感觉缺失:感觉减退或丧失(末梢型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3.腱反射减低或消失4.自主神经障碍: 主要是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引起的皮肤发绀、无汗或多汗,皮温低,皮肤、皮下组织萎缩,指甲变脆,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无泪、无涎,阳痿、排尿困难。第二节 脑神经疾病一、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定义: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 原发性:不明病因: 继发性:临近三叉神经部位发生 肿瘤、炎症、血管病病理:三叉神经根脱髓鞘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受损临床表现40岁以上中老年,女:男=3:2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单侧发病,以二、三支受累多见。性质为电灼样、刀割样、撕裂样或针刺样,可伴发痛性抽搐。突然发生的短暂性剧痛,持续数秒至2min终止,间歇期正常,每天数次至数百次。扳机点:发作区内有敏感区域,触之即发作。如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面。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扳机点即可诊断。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鉴别牙痛:持续钝痛副鼻窦炎:持续钝痛伴脓涕及压痛。偏头痛舌咽神经痛:舌根、软腭、扁桃体、咽部、外耳道蝶腭神经痛:Sluder综合征治疗药物:卡马西平 0.1g 2次/d每天增0.1g,最大剂量1.0g/d,疼痛停止维持2周,然后逐渐减少至维持量。苯妥英钠 0.1g 3次/d每天增加50mg,最大剂量0.6g/d,疼痛停止维持1周,然后逐渐减量。维生素B121000ug/d 肌注,连用10天后改为2-3次/周。 封闭治疗:无水乙醇或其他药物,注射到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内。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将射频电极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65-80℃,维持1分钟。手术治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术切断术、三叉神经纤维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或X线刀治疗:定位需要特别精确。二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1.定义:又称Bell麻痹,为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2.病因:不明3.病理:面神经水肿、脱髓鞘,不同程度轴突变性。4.发病机制: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面神经内的营养血管痉挛、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至。 5.临床表现任何年龄,男>女起病迅速,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症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高峰。查体见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不能抬头、皱眉,眼睑闭合无力。Bell征:闭目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而露出巩膜。病变部位不同,症状不同。茎乳孔处受损,仅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近端面神经受损,表现为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减少,为鼓索神经受损引起。镫骨肌支神经近端受损,表现为重听(听觉过敏)。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乳突疼痛,外耳道感觉减退并出现疱疹,称Hunt综合征。6.诊断与鉴别根据急性发病,一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鉴别:吉兰、巴雷综合征:多为双侧性面瘫。面神经附近病变累及面神经,有相应病史及体征,起病较慢。脑桥内血管病,应有脑桥受损的其他体征。7.治疗急性期:原则是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防止并发症。2周内应用激素,1周后逐渐减量,B族维生素,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恢复期:3周至6个月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B族维生素,针灸,按摩,碘离子透入。后遗症期:手术治疗,但疗效不肯定。三 多数脑神经损害眶上裂综合征:损害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眼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