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年度高二4月份检测语文试题缺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4月份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它是作者幻化出的。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 按图索骥 映射 B.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折射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折射 D.钟灵毓秀 顺藤摸瓜 映射
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 乙—喜结良缘 丙—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 乙—金榜题名 丙—喜结良缘
C.甲—乔迁新居 乙—喜结良缘 丙—金榜题名
D.甲—喜结良缘 乙—乔迁新居 丙—金榜题名
3.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
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
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
C.事物实在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
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就净香园小憩也????????????????就:靠近?????
B.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已:而已?
C.或因人事之乖???????????????乖:不如意?
D.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凡:总共?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作者所说的“胜游”的一组是(3分)?
①嘉会不常,芳筵宜再???②晓凉犹嫩,残暑欲收??③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④厥有层楼,颇宜高咏???⑤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⑥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③⑤⑥?
舍南舍北皆春氺
花径不曾缘客扫
盘飱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1)简要分析前两联表现手法的运用及情感的变化。(2分)
(2)颔联两句,花径“不扫”,蓬门“始为君开”说明什么?(4分)
尾联运用了什么措写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阁中帝子今何在? 。(王勃《滕王阁》
(2)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汢花月夜》
(3)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適《燕歌行》)
(6)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