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据库与表的创建及使用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数据库与表的创建和使用;定义:数据库是一个包容器,用来组织和联系表,它提供了存储数据的一种结构。;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进行数据需求分析
确定需要的各种表
确定表的字段
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改进设计、优化设计;1、数据库包括表以及表之间的关系;2、数据库中概念的结构图;3、确定表的结构是最重要的,例如:;;二、数据库的组成;前链——指向库中的表,包括各个表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后链——指向拥有该表的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路径和数据库名。;2、视图(View)
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数据库表的数据,还可以在若干数据库表之间提取相关的数据,构成一张“虚表”,这就是视图。视图的详细内容在第4章介绍。;4、存储过程:
数据库中的用户自定义函数、永久关系中的参照完整性代码等保存在存储过程中,存储过程可以在打开“数据库设计器”时,从“数据库”菜单中选择“编辑存储过程”项来创建、修改或移去存储过程。;三、 数据字典概述;3.2 数据库的创建、打开与使用;2、命令方式, 数据库不会自动加到项目中。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数据库创建完成后,将同时产生3个文件:
数据库文件: 数据库名.DBC
备注文件: 数据库名.DCT
索引文件: 数据库名.DCX;二、 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2、设置当前数据库
(1)最后打开的数据库为当前的;
(2)在“常用”工具栏的数据库列表中选择;
(3)命令格式:
SET DATABASE TO 数据库名;3、检查数据库的有效性;4、关闭数据库;5、删除数据库;3.3 表的创建与使用;表的概念;字段(Field):表中的一列。
字段规定了数据的特征。
记录(Record):表的一行。
记录是多个字段的集合。同一个表 的每一个记录都有相同的字段。
表结构:存储表中记录的一个公共的结构。;
;3.3.1 表结构概述;2.字段的数据类型(Type)
二维表中的每列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即同一种数据类型,叫做字段类型。 指定数据类型是为了方便VFP处理这些数据。
VFP支持的基本数据类型如 表3-1(P76);表 3-1 VFP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 ;例如:
“姓名”字段,应为字符型(C),
“学号”字段,可以为数值型(N), 也可为字符型(C)。
备注字段的数据保存在单独的文件中。文件名与表文件相同,并且扩展名为 .fpt;3.字段宽度(Width)
指该字段所能容纳数据的最大字节数。
注意:1)字段宽度应能容纳可能出现的最大数据信息;
2)字段宽度与字段名的长度是不同的概念 。
例如:“姓名”字段的宽度,考虑到4个汉字,应为8个字符,再考虑到少数民族,还应大些。而字段名“姓名”本身只有2个汉字,4个字符。
3)有些字段的宽度由系统指定。(P77) ;4.小数位数(Decimal)
小数位数指数值型数据中的小数部分的宽度。
数值型数据的宽度=整数部分的宽度+小数位数+小数点
;5.空值支持(Null)
空值是用来指示记录中的一个字段“有或没有”数据的标识。
Null不是一种数据类型或一个值,确切地讲,它是用来指示数据存在或不存在的一种属性。
注意:数值型数据的“0”、字符型数据的“空格”,是有确定的值,不 是Null。; 下面我们给“学生”表定义表结构:;表结构定义完成后,必须要把它送入计算机中,即创建表结构;1、用表设计器创建表结构
操作步骤: ;学生表创建后,在磁盘上生成了文件:xs.dbf,如果表的字段有备注型或通用型,则会产生2个文件: xs.dbf, xs.fpt。;修改表结构的方式有两种: (1)、用表设计器修改表结构;也可以使用命令打开表设计器:
USE 表文件名 打开表
MODIFY STRUCTURE
打开表设计器;3.3.3 字段属性与表属性;1、数据库表字段的扩展属性;字段标题和注释是为了增加表的可读性,如字段名是“XH”,“XM”,为了更好地说明字段的含义,可设置字段标题“学号”、“姓名”。但在命令中只能使用“XH”和“XM” ;(2)字段的显示属性
用来指定输入和显示字段时的格式,包括格式和输入掩码。
格式(Format)
字段格式用来规定在显示数据时,如“浏览”、“表单”或“报表”中数据的显示格式,字段格式包括字母的大小写、日期格式、货币符号、是否用科学记数法显示数字等。;输入掩码(Input Mask)
输入掩码规定输入数据的格式,如小数位、正负号、字符等。
见P79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