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i共晶扩散连接单晶硅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兔兔
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r曙掳
Au.Si共晶扩散连接单晶硅接头的
微观组织和性能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摩擦焊接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西安市 710072) 孙兵兵 李京龙 籍成宗
熊江涛 张赋升
摘要 采用直接共晶和预共晶连接两种方法,对块体单晶硅扩散连接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品硅接头
界面主要由残留Au层、桥状硅和微孔组成。试验中微孑L是个难以避免的缺陷,但随着连接温度升高,微孑L数量会
减少,即焊合率会增大。预共品连接能有效地阻止微孑L的产生,700℃时预共晶连接焊合率达87%,而直接共晶连
接仅57%。‘预共晶连接接头抗拉强度较直接共晶连接低。 为预共晶连接主要存Au层发生断裂,故预共晶连接
的残留Au层是个弱结合。直接共品连接残余Au层很薄,平均厚度不足0.34 m,断裂主要发生存AL·一si界面E
关键词: Au—Si共晶 单晶硅 扩散连接
中图分类号: TG456.9
向性,在直接共晶长时间加热时,会在界面留下蚀坑,
0 前 言
而降低界面焊合率;Au—Si共晶体发生二次共晶时,所
单晶硅具有准金属物理特性,显著的半导电性和 需保温时间应该会减小,故si表面预共晶连接是提高
稳定的化学性能,因此在集成电路封装、微机电系统以 界面焊合率的一个方法。
及复杂光学结构制造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地应用 。但 因此,文中选用Au箔做中间层开展块体单晶硅的
是由于单晶硅性能硬而脆,机械加工非常难,限制了其 扩散连接的工艺研究,采用直接共品和预共晶连接相
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因此实现单晶硅的可靠连接有 比较的方法,研究单晶硅连接接头微观组织形貌和力
着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单晶硅连接的研究主要集中 学性能以及预共品连接提高界面焊合率的机理,为块
在硅片键合上 (wafer—bonding),硅片共晶键合温 体单晶硅扩散连接提供工艺理论基础。
度一般在400℃左右,而由于尺度效应会导致不同的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界面反应 J,使得块体单晶硅的连接有着可能不同于
硅片键合的工艺条件和界面组织形貌。例如,李亚江 选用尺寸为 28 mln×2 1xlm的单品硅作为连接材
等人 和谢军等人 分别研究了毫米级和微米级Cu/ 料,连接面为(111)晶面。Au箔厚度为4 m和8 m,纯
Al的扩散连接,得出对于同样的接头,毫米级Cu/A1所 度为99.9%(质量分数)。采用直接共晶连接和预共品
需的连接温度比微米级升高了270 c《=,可见块体单晶 连接来实现单晶硅的扩散连接。连接前,首先要对Si连
硅连接的工艺参数可能会高于硅片键合。Au.si共晶 接表面进行清理先用细砂纸对表面稍加打磨后,在HF
具有温度低、连接强度可靠等优点,已成为实现单晶硅 溶液(浓度 10%)酸洗3 min,而后丙酮超声波清洗
连接的主要研究方向 …。 2 min,以减轻si表面氧化膜对扩散连接过程的不利影
Au和si互不相溶,且不生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 响。直接共品连接的过程为:在经过处理的两块单晶
结合除少量共格晶粒外,基本上属于物理结合;共晶液 硅间直接添加8 m的Au箔,然后将其放入真空扩散
相中的si冷却析出时,si基体上部分区域发生外延生 炉(FJK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