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救助工作方案.doc

发布:2019-07-21约9.5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救助工作方案   篇一    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方案XX 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方案为了深入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和扶持工作,推进我社区弱势群体社 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救助工作整体水平,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困难群 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社区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救助资源, 规范救助行为,建立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 房、法律援   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各类专项救助制度 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救助水平,为维 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社区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为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社会救助范围和原则   (一)救助范围   基本救助对象为社区特困生活群体。    (二)救助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发动社区 范围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   2、坚持物质救助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物质救助与政策 扶持的关系,既要提供保障基本生活方面的救助,又要优先落实各项帮扶 政策,积极支持   和鼓励低保家庭成员就业再就业,帮助低保家庭尽早摆脱 贫困。    3、 坚持统一实施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 有区别、有侧重、有针对性开展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或政策救助。四、社会救助项目 (一)专项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按照有关城镇居民低保工作的法律法规,对城 镇特困人员实施基本生活救助,做到申报,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逐步提 高救助水平,积   极改善低保人员生活状况,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医疗救助。根据有关政策法规,落实城镇低保人员医疗救助政策 为特困低保户免费申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缓解低保对象的医疗困难。   3、就学救助。广泛开展“爱心助学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对低保对象、 孤儿、残疾人以及因突发事件致贫等家庭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实施 教育救助,为当年考入高校无钱入学的特困优秀高中毕业生申报就学救助 金。   4、住房救助。实施《XX 市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以申报租赁住 房补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方式,为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困难家庭解 决住房问题。   5、法律援助。依据有关精神,开展为低保人员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 律文书、   刑事辩护、民事代理和行政代理等项免费服务活动。    (二)社会互助    1、组织社区内单位及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助活动,着重开展社 会捐助、扶贫济困和“一帮一”结对救助活动。   2、联系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 员及享受低保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及低保证给予优惠,落实特困群 体的其他优惠政   策。   3、联系区残联对享受低保待遇的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咨询和服务。   五、主要措施   (一)在建立社会救助责任体系中,要明确责任,并将救助目标责 任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二)充分发挥社区在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 区在人口管理和就业促进方面的基础作用。进一步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 拓展就业渠道,大力促进弱势群体的社区就业,提高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 安置率。   (三)加大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残疾人 康复室、老   年人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等社区服务设施,促进各类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实现民政福利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文教体育等其他资源 的有机整合。   (四)建立排查摸底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在社区范围内对弱势群体 进行拉网式排查,把符合条件的城市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建 立健全社区特困家庭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动态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低保资金和临时救助资金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的社 会效益。   (五)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社区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加强对 残疾人、失业群体等社会弱势人群的救助,开展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二   是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弱势群体在危难   时刻的预警制度。由社区的 志愿者与孤寡残弱对象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随时掌握帮扶对象的 基本情况,建立快捷的反应机制,形成通畅的救助渠道。   三是完善法律援   助制度。向符合条件规定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篇二XX 市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以申报租赁住 房补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方式,为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困难家庭解 决住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