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个女孩叫陆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里有个女孩叫陆陆
每天我走进教室,一眼就会看到她,看到她不加任何雕饰的笑脸,这时,我的心常会辛酸得缩成一团。她也许永远都不会读到我这篇文字,即使我拿去读给她听,她也未必听得懂。
她很特殊,她是一只永远也不会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失业无力抚养、由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坦率地说,她还是一个很普通的、很笨的女孩子。我接这个班的时候,她已经八岁了,可她却那么的矮小,矮小得让人想起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她很瘦,在这张小小的谈不上什么脸型的脸上,突兀地趴着一个大鼻子。在已经习惯看到现代孩子普遍的光鲜亮丽的脸上,醒目地点缀着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雀斑;她的眼睛扁平而小,眼珠鼓起且都集中于鼻翼一侧,让你无法与她对视。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孩子太丑了,以至于没有人想去接近她、感受她。
接这个班之前,我就从众多老师的嘴里知道她了:她是我们年级唯一一个考试从来都及格过的学生,她会差到什么地步呢?我甚至想:她也许连自己的存在都没有什么感受吧!对于她,我仅仅是叮嘱孩子们:不要去嘲笑她,不要欺负她。我甚至没有为此内疚过——因为很多老师都会这样。这么一个“奇特”的孩子,谁又会去注意她呢!
但是,批作业的时候,她的作业却总是漫不经心地闯入我的视线,它总是那样和别的孩子的作业一起被放到我的桌子上——不管是练习本,还是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这是一份让你“失语”的作业:书写密密麻麻,通常却是一大堆让人难以破译的错字,以及把所有数字不合逻辑全部拼凑起来的算式。刚开始,我还打开翻翻,以至于后来我失去耐心,连翻也懒得去翻了。但她,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准时交着。
我一直以为在课上,她是一个永远不知道学会了什么的学生。除非特殊情况,我从来不向她的座位投去一瞥。但是有几次上课,她却在别的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时,清晰地用她独特的沙哑嗓音说了出来。她在做各种测试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喊做完了,然后在同学们不屑的眼光中兴奋地把试卷塞到我的手里。她以顽强的毅力让我感受到她的存在。
期末考试到了,这是老师和同学都紧张而投入的时刻。这时候,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查学生到位的情况时,我甚至没有注意到她。直到开考后她的奶奶匆匆赶来:“陆陆病了,高烧到四十度,还非得来考试,好不容易哄着滴上了水,却一个劲地嚷着来请假。她说,她要是不考试,老师就不要她了,可是,谁会在乎她考不考试呢?”老人说着,禁不住掉泪了。
哎!陆陆,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的心灵从来没有被如此深的震撼过:陆陆,你没有一次不交作业的记录;你没有一天迟到、旷课,即使高烧四十度还坚持不请假;你没有一次忘记小学生行为规范,你总是那么端正地系上紅领巾,挂好队徽;你总是笑嘻嘻地站在上学、放学的队中……这种认真、执著,是任何一个自以为很正常、很聪颖的同学都无法与你相比的呀!你时时处处用行动证实你的存在。你存在着,你为自己认真地存在着!
陆陆,她总是那么不经意地感动我:同学吐了,孩子们捏起了鼻子,躲得远远的,一个劲地“臭、臭、臭”,只有她去拿来了簸箕;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下,那么多双脚绕过,唯有她跑过来为同学捡起……陆陆,她存在着,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
换个角度关注她,我微笑着对她说:“我们共同努力,好吗?”于是,我创造一切机会给她。课堂上,在我微笑的眼神中,她也能清晰地回答出问题了;订正作业时,只要有一丁点做对的地方上我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再加个“优”给她。慢慢的她作业里也会时常出现几个对勾;办公室、楼道里偶尔也会见她拿着书问我问题;测试成绩由十几分一点一点地增加到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终于,她成功了,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她考了63分。
我想起了高尔基的一句话“只有两种生存方式:腐烂或燃烧。”陆陆,也许她一生都不能理解这句话,但我却固执地相信:她燃烧着。她的生命是弱小的,甚至她生存的这个世界对她来说有那么多的不公平。但她没有诅咒,她也不会诅咒,她简单而快乐地活着,她认真而自由地活着。她用精炼的语言证实自己的存在,她用踏实的行动验证自己存在的意义。
面对陆陆,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我感受着,我感动着.这个世界无论对我们是宽容还是吝啬,但因为活着,我们就应该心存感激,我们应该用行动走出坚实的声音:我们存在着,我们认真地存在着,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很重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