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资料).doc

发布:2023-04-08约6.1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中学教育”中“高中教育”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4610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2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 2.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2 3.增加历史课的现实性,适应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3 4.充实历史课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增加知识量的需求 3 5.加强历史课的能力培养性,满足学生提高能力的需求 4 文2: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5 一、用好图文史料 5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 三、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 6 四、由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参考文摘引言: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8 正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资料) 文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主体角色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反之,只能使学生“呆若木鸡”,唯唯喏喏,以至阻滞他们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所做的关于心里气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对学习无大热情;在以放任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也不如常;只有在领导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水涨船高,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现代许多教学论者都比较重视课堂气氛的优化问题。正如赞可夫所强调的那样:“扎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内部状态而达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应该直接的依靠以至利用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时都是由于知觉,也就是通过感觉器官去直接感觉。由于高中生的认识规律看,他们掌握课本知识实施需要以感性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感觉器官参加教学活动越多,教学过程就进行得越顺利,其教学效果就越好。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动员学生的听觉,还要动员他们的视觉。俄国著名的教育家康?季?乌申斯基曾经写道,儿童是“用形势、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现代,有人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后,进行了统计。在统计中发现,中学生“看”比“听”所记住的内容多1.66倍。如果把视听结合起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据统计,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把视、听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高达65%。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我在讲授历史、植物、动物和地理课的90%,物理和数学课的100%,我都要用黑板和彩色粉笔。在我看来,不这样做,就不可能设想会有一个发展抽象思维的过程。 3.增加历史课的现实性,适应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悸,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更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而增加历史课现实性,例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美国的独立”一节时,可以给他们介绍置于美国纽约湾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像”的由来。还可以介绍美国的星条旗的含义。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同时也当产生历史感,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4.充实历史课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增加知识量的需求 4.1深挖教材,扩充课本内容的信息量,满足学生功利心理。众所周知,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伟人也非常重视历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功利心理越来越强,这也影响到的学生。在高一师生间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对话:“你上历史课听讲不太专心,是怎么回事?”回答经常是“我高二学理,又不学历史。 既然,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文班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历史是文科的高考科目。为了满足学生对分数的需求,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因该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让学生成分理解教材,特别是那些结论性语言。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