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地铁某线监理试验检验工作制度.doc

发布:2020-10-09约2.7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验检验工作制度 试验检验包括见证取样及平行检验 一、见证取样制度 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制度为保证本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要求,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样制度,即在监理单位持证人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持证取样人员在现场取样,同时,也在监理单位持证人员见证下送至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测试。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工作的主管部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负责对见证取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见证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项目监理部应切实加强见证人员的管理。项目监理部建立工作登记制度,分别对取样员和见证员各自的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登记制度即反映了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情况,又便于质监员和检验员的日常检查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按建设部有关文件要求,监理单位对设计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数量不低于有关技术规范中规定取样数量的30%。 本工程需见证取样的项目有: 钢筋及钢筋连接件,用于拌制混凝土、砂浆的水泥、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 车站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结构实体检验用混凝土同条件试块; 装修材料中各类板材、地砖、油漆的环保检测; 进行规范列名的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等。 在施工前监理部应编制本工程的见证取样计划,并书面通知承包单位,严格按见证取样计划实施见证和送检。 经过严格考察,选择一家试验设备优良,具备见证试验资格的,与承包单位没有利益关系的,独立的试验室作为见证试验室。 开始见证取样前,应挑选两名熟悉试验检验方法的监理工程师作为监理方见证人员,同时做好备案。书面通知本工程的施工单位、试验室、质量监督机构。 在施工过程中,见证人员督促取样人员按计划取样,取样人员应在试样上做标识和标志,标识和标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样品数量,见证人和取样人签字,见证人应制作见证记录。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应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 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材料送检时,应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委托单上应有见证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字。检测单位应检查委托单位及试样上的标识和标志,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检验。 检测单位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并加盖见证取样的专用章。 当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和材料有怀疑时,可以进行重新检验,如检验不合格施工单位责任自负,并负责无条件返工或做退货处理。 二、平行检测 (一)平行检测的规定 平行检测是指项目监理部利用一定的检验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的检验活动。 1、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针对签认材料的报验,在6.4.4.4条中,提出《必要时进行平行检验或会同建设单位到材料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北京市地方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砌体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要求监理单位在结构验收时需进行平行检测。 2、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5.4.6条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现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 3、对于本工程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含检测)的内容: 对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大部分都需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复试(含见证取样)。 对于平行检验的项目,监理单位有实验室的,由自己的实验室做,没有实验室的应送至具备相关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测试。 (二)平行检测方法及保证措施 1、平行检测抽取数量和方法 (1)、项目建立部在工程开工之时,向建设单位及承包单位报送要独立平行检测项目清单,要求承包单位在工程的进程中给予充分配合。 (2)、平行检测的抽取数量,应占抽测数量(组数)的30%(承包单位按规定进行的数量占70%)。 (3)、监理独立进行取样,送到单独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检测。 (4)、平行检测实验室的选定经建设单位审定。 (5)、平行检测的取样部位和方法,应符合相应检测项目的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6)、平行检测的结果与承包单位的检测结果要进行比较。 = 1 \* GB3 ①当双方的检测结果都满足国家的有关规定的要求,认为合格。 = 2 \* GB3 ②当双方的检测结果有一方的结果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检测,并按照事先的约定送件。 = 3 \* GB3 ③重新检测合格,发生的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检测不合格,应判定该项检测不合格,并由承包单位支付检测费用。 (7)、由监理单位的试验室,检测发生的费用应不取费。 (8)、由监理单位自备设备进行的检测,例如回填土干密度取样试验,土壁支护结构产生的位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