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7——12年船舶工业经济分析.doc

发布:2017-05-04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7——12年船舶工业经济分析 2012年1-6月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2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努力克服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带来的接船难、交船难等困难,造 船完工量保持增长,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但船舶出口同比下降,实现利润在连续11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随着全球经济和航运的复苏乏力,我国船舶工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造船完工量小幅增长 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2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承接新船订单10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3%。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58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7%,比2011年底下降16%。 (二)工业总产值平稳增长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63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7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船舶制造业2999亿元,同比增长0.5%;船舶配套业565亿元,同比增长25.8%;船舶修理业87.9亿元,同比增长9.8%;船舶改装业157亿元,同比增长25.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41亿元,同比增长10%。 (三)船舶出口同比下降 1~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承接出口船订单79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3%;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72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8%。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8%、74.4%和85.3%。 1~6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429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船舶制造业1315亿元,同比下降9.6%;船舶配套业52.6亿元,同比下降2.2%;船舶修理业21.8亿元,同比增长0.2%;船舶改装业12.5亿元,同比下降10.8%;海工装备制造业9.5亿元,同比增长48.1%。 2012年1~5月份,船舶出口金额167.3亿美元,同比下降2.1%。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4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仌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88亿美元,占比59.1%,向欧洲出口30.7亿美元,占比18.4%。 (四)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船舶 制造业1941亿元,同比增长0.5%;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408亿元,同比增长29.2%;船舶修理54.8亿元,同比增长2.2%。 (五)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船舶制造业103亿元,同比下降32.3%;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5.5亿元,同比下降5.4%;船舶修理-0.24亿元,同比减少428万元。 二、经济运行中的特点 (一)造船总量再创新高,世界市场份额保持不变 2012年上半年,船舶企业积枀应对各种困难,确保交船,提高了抗击风险能力,造船完工量继续保持增长。 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船舶订单(6月底)三大指标按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7%、40.8%和42.3%;按修正总吨计算三大指标占比都超过35%。在世界船市低迷的时期,我国仌能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二)结极调整初见成效,细分市场找准定位 2012年上半年,船舶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调结极、转方式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呈现出一批产品定位得当、细分市场准确、特色化发展的中型造船企业,广船国际与瑞典船东签订了一批特别设计的新型国际海事组织(IMO)Ⅱ类5万吨化学品船合同;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公司承接液化石油气(LPG)船占世界市场三分之一以上,配套的液罐订单居世界第一;福建省船舶集团公司承接24艘海洋工程辅助船;厦门船舶重工承接1艘10万总吨级豪华游船;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承接多艘各类远洋渔船。 (三)科研开发取得成效,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在中国南海成功开钻,顺利地完成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技专项,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仸公司建造的“远望3”号、“远望5”号和“远望6”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准确无误的测控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海底,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