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峡大学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doc

发布:2017-11-14约7.2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峡大学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在调查了三峡大学校园自然环境,及水环境污染源,根据提供的文思湖,莲心湖和求索溪水质监测的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富营养化评价对两湖一溪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地治理、改善与保护水体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污染评价;单因子指数评价;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 富营养化评价 一.?引言 三峡大学坐落在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29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她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学科门类齐全、水电特色鲜明、面向全国招生、湖北省重点建设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莲心湖、求索溪和文思湖属于学校景观水体,由于水量不足、污水排放,水草丛生,周边空气状况也恶化。分析其水质,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正确评价,为控制水污染、改善水质提供合理的方案。 莲心湖、文思湖两湖由求索溪连接着。两湖面积差不多均在三千多平米,其容量由于水较浑浊无法判断其具体深度,故难以确定。两湖水流速度很小,特别是文思湖,其湖面常常都是静止的,当然由于求索溪的水的流入,在湖底的水会很慢的流动。但是即使是在雨天,作为学校排水河道—求索溪其水流速度也仅在1m/s左右,每到夏季的多雨期,求索溪里的水会因不能及时的排出而漫出河道与大学路齐高。 缓慢的流速给水体的污染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在上游的莲心湖周边有学生的宿舍楼群,还有周边的居民种植的少量田地,学生的部分生活垃圾和周边居民的农田废水均会排入莲心湖里,通过求索溪这一排水道流向文思湖,加上求索溪沿岸的三峡大学居民的活动产成的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更加成为了造成了两湖一溪的水质遭受严重的污染原因之一,其中作为水域的最后部分文思湖,成为居民部分生活污水,大量的雨水及垃圾的收纳体,极易造成水体中悬浮物增多、浊度增大,有机物、一般细菌和大肠杆菌的含量增高,从而导致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严重影响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了切实有效地治理、改善与保护学校水体的环境质量,必须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对此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是对整体水质做出的定量描述, 在总体上是可以基本反映水体污染性质与程度的,而且便于同一水体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 三峡大学详细地图如下: 二 水质评价 (一)莲心湖水质评价 1.莲心湖水环境介绍 根据莲心湖水量的大小以及污染源和水体现状调查,由于该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的排入,因此选TN、TP、CODCr、pH、浊度、电导率、叶绿素a这7项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进行莲心湖水质评价。由于莲心湖为一般景观水体,因此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Ⅴ类水质作为评价标准。考虑到各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莲心湖水污染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富营养化评价作为必要的补充,这样可以较客观地评价莲心湖水质现状。 表Ⅰ 莲心湖水质检测结果 监测 指标 监测点 TN(mg/L) TP (mg/L) CODCr (mg/L) pH 浊度 (NTU) 电导率 (us/cm) 叶绿素a (mg/m3) 1 2.59 0.65 10.37 7.07 9 635 1.14 2 8.69 0.98 19.47 7.18 31 825 2.95 3 7.76 0.73 51.62 8.74 29 760 382.18 4 6.86 0.74 113.19 8.67 42 759 303.53 5 5.58 0.92 100.40 8.56 24 759 146.66 6 7.17 0.75 96.00 8.49 22 754 177.47 7 5.12 0.80 51.09 8.41 20 751 137.74 8 5.85 1.07 52.77 8.53 29 760 188.77 9 7.08 1.16 81.66 7.56 22 840 23.27 10 7.38 1.12 64.95 7.41 28 843 37.92 11 7.40 1.11 57.77 7.36 23 834 20.07 (注:监测时间为2007年11月21——11月30日) 2.单因子指数评价 莲心湖水质评价首先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每个监测点和每个评价因子进行单独的评价。单因子指数法是根据评价标准对单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取其中最大类 别为该断面或水体的总体水质类别。单因子指数是最简单的环境质量指数,定义为评价因子的实际检测值与其对应的评价标准值的比值,其公式为 Ii?=?ρi / Si 式中: Ii为i种污染物单因子指数; ρi为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