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yunjiszcom.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绘制沉降曲线 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3.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 建筑物的基础倾斜观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定期测出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Δh,在根据两点间的距离L,即可计算出基础的倾斜度: 1.石膏板标志 用厚10mm,宽约50~80mm的石膏板(长度视裂缝大小而定),固定在裂缝的两侧。当裂缝继续发展时,石膏板也随之开裂,从而观察裂缝继续发展的情况。 2.白铁皮标志 (1)用两块白铁皮,一片取150mm×150mm的正方形,固定在裂缝的一侧。 (2)另一片为50mm×200mm的矩形,固定在裂缝的另一侧,使两块白铁皮的边缘相互平行,并使其中的一部分重叠。 (3)在两块白铁皮的表面,涂上红色油漆。 (4)如果裂缝继续发展,两块白铁皮将逐渐拉开,露出正方形上,原被覆盖没有油漆的部分,其宽度即为裂缝加大的宽度,可用尺子量出。 ?h L L ?h ?D H 图11-39 基础倾斜观测 图11-40 基础倾斜观测 测定建筑物的偏移值 对整体刚度较好的建筑物的倾斜观测,亦可采用基础沉降量差值,推算主体偏移值。 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建筑物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Δh,在根据建筑物的宽度L和高度H,推算出该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ΔD,即 三、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当建筑物出现裂缝之后,应及时进行裂缝观测,常用的裂缝观测方法有两种。 1.石膏板标志 2.白铁皮标志 白铁板 图11-41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 * 第六节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这种观测称为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的原因:建筑物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基础的地质构造不均匀,土壤的物理性质不同,土基的塑性变形,地下水位的变化,大气温度的变化,建筑物荷身的荷重及动荷载(如风力、震动等)的作用等. 变形按时间长短分为:长周期变形(建筑物自重引起的沉降和变形)、短周期变形(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和瞬时变形(风振引屈的变形)。 变形按其类型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析估计建筑物的安全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设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②、利用长期的观测资料验证设计参数. ③、反馈工程的施工质量. ④、研究建筑物变形的基本规律 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这种观测称为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有: 建筑物沉降观测 建筑物倾斜观测 建筑物裂缝观测 建筑物位移观测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主要工作有: 1.水准基点的布设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3.沉降观测 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水准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5m。 (2)要具备检核条件 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水准基点最少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3)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 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应在100m范围内。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基础,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2)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20m。 (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 3.沉降观测 (1)观测周期 (2)观测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