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向导步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打开UG后,点击“开始”—“所有应用模块”—打开“注塑模向导”。
启动“项目初始化” ,弹出对话框, 找到并打开你希望初始化的文件(05-3)按“确定”。
这时会出现“项目初始化”对话框。
结合上图对功能解释如下,
在“投影单位”对话框中我们可以选择产品的单位“毫米”或“英寸”。
在“项目路径”中可修改所产生文件的存放路径。
在“项目名”中可以修改项目的名称。
在“部件材料”这一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产品所用的材料(如下图),软件会自动对产品进行收缩率的缩放。
或者在“收缩率”对话框中输入产品的收缩率。
完成修改后按“确定”。这时就进入了UG 注塑模向导模块。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
当我们观察下图后发现当前的Y轴方向指向了产品的脱模方向。然而在UG中默认的脱摸方向是Z轴方向。而XY平面决定了今后调进模架调入后A板与B板的相碰面,所以最好是将XY平面设在产品的分型面上。接着,我们要对坐标的位置进行修改。
按任务栏中“起始”—“建模” ,这时就可以使用建模状态下的指令,我们再打开“格式”—“WCS”—“原点”,弹出对话框“点构造器”
用“捕捉到圆心”的方法,将坐标设置到分型线(下图高亮处)的中心。
设置完坐标后,发现坐标的方向并没有改变。这时我们点击“格式”—“WCS”—“旋转”,弹出对话框。
选择“ZC—YC”。点击确定完成坐标的设置。
查看后,符合要求,利用“注塑模向导”中的“模具坐标”将当前坐标锁定。
点击后弹出“模具坐标”对话框
因为我们首要保证的是产品的脱模方向,而现在的脱模方向是Z轴,所以,选择“锁定Z值”(见上图)而且我们之前已经将坐标调整到合适位置,所以选择“当前WCS”(见上图)。按确定后,模具的坐标被锁定。
下一步,通过向导中的“收缩率”功能对塑料产品进行收缩率的缩放。点击后打开“编辑比例”对话框
在UG中提供给大家的缩放比例的功能有三种,
第一种是“均匀的缩放”,通过这个功能能对产品的X、Y、Z方向均匀的按同一比例缩放。
第二种是“轴对称”,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形状是圆柱体的塑料件进行收缩率的缩放,可以对产品的沿轴线方向或半径方向轴分别设置收缩率。
第三种是“一般缩放”,针对矩形的产品,可以分别对X、Y、Z轴方向设置收缩率。
结合本产品,我们选用第一种“均匀的缩放”,在“比例因子”对话框中打入ABS的收缩率(1.006即0.6%),点击确定。
放完收缩率以后开始定义工件型芯和型腔的尺寸。点击向导中的“工件”后弹出对话框“工件尺寸”
图中“产品最大尺寸”中的参数为UG为用户自动测量出产品各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如图中所示,本产品X轴方向测得的最大尺寸为52.312mm,Y轴的尺寸为59.1528mm,Z_down=-3.5210的意思是以当前已所定的坐标为原点,Z的负方向的最大长度测得3.5210mm,Z_up亦意为当前Z的正方向所测得的最大长度。当前为8.5510mm。
“工件尺寸”对话框是用来具体定义尺寸的,图中的“X- 25” 意为在产品(其X轴尺寸)左侧增加25mm,而“X+” 则为右侧,“Y-”“Y+” “Z-”“Z+” 也为同样原理。
而右侧的“X、Y、Z长度”栏中设置的长度为总长度,如“X向长度 100”既为“X-”(25) +“X+”(25)+“X”(系统测得的X向最大长度52.312),为了便于加工,故四舍五入取整数100。
对于本产品,系统给定的参数可以满足要求,按确定完成工件的创建。
点击“型腔布局”设置模具内的型腔数和布局方式。点击后弹出对话框“型腔布局”
在选中了“矩形”与“平衡”时型腔数只能设置为2或4。
本产品做为一模两腔,在“型腔数”中选择“2”。
点击“开始布局”后选定方向对型腔布局,
点击X轴的正方向后,布局完成,系统自动生成另一个型腔。
此时我们发现当前的坐标仍然在第一个产品体中,但在以后模架调入时,模架是以坐标为中心点放置的,故现在要将坐标设置到两型腔的中心。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对准中心”使坐标移动到两型腔的中心位置。
现在我们要对产品进行分形,点击“分型”,弹出“分型管理器”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我们可以完成补片,分型线的编辑,分型面的创建,型芯型腔的创建。
首先,我们要将产品中相贯通的地方用片体补上,点击“创建\删除补片面”,弹出对话框“补片环的选择”
对于这个产品,我们选用“自动”的搜索方式,将片补在型芯的侧面,在修补方法中选择“型芯侧面”,这时我们发现在产品有孔的地方出现了高亮的环。
如上图,这就是片将修补在的地方。点击“自动修补”完成修补。按“退后”回到“分型管理器”进行分型线的编辑。
点击“编辑分型线” 后,弹出对话框“分型线”
按“自动搜索分型线”,这时系统会选种产品体,并且弹出“搜索分型线”对话框
因为产品已经被选中,而且系统默认的顶出方向为Z的正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