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焊接工艺船舶材料与焊接 第三章 船用非铁金属材料与其它材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船用非铁金属材料及其它材料 本章主要介绍船用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等种类、牌号、性能及其用途. 概述: 工业上钢铁称为黑色金属,除钢铁以外的金属称为非铁金属(又称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与黑色金属相比,具有一系列特点,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如银、铜、铝等。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如铝、钛等。比强度(单位质量能够提供的强度)高,如铝合金、钛合金等。近年来,航空、航海中为减轻重量,提高运载能力和航行速度,要求材料强度高、密度轻。此外,石油、化工、航海中的设备及其零件要在腐蚀介质中工作,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所以非铁金属在近代造船行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高强度、耐腐蚀的轻合金材料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船舶的使用性能。 第一节 船用铝合金 一、纯铝的性能特点: (一)纯铝的密度小(2.7g/cm3)。其强度很低,σb=80 MPa ~100 MPa。但塑性很好,δ=30%~50%。熔点为660℃,结晶后具有面心立方晶格,没有同素异构转变。 (二)导电、导热性能仅次于银、铜、金而居于第四位。 (三)具有良好的抗大气腐蚀能力,在空气中铝的表面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可有效地隔绝铝和氧的接触,阻止表面的进一步氧化。 根据上述特点,工业纯铝的主要用途为:代替较贵重的铜制作导线、电缆;配制铝合金;制作具有导热和抗大气腐蚀性能而对强度要求不高的用具和器皿。 工业纯铝中常见的杂质是铁和硅,杂质越多,其导电性能越低,腐蚀性、塑性越差。 二、铝合金的分类及对船用铝合金性能的基本要求 铝合金:纯铝的强度较低,若在铝中加入一些元素,如铜、镁、 锌、锰、硅等形成铝合金,其性能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一)铝合金的分类 根据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变形铝合 金和铸造铝合金两类。 (二)合金性能的基本要求 把铝合金加热到α相区,保温后在水中快冷,得到单相过饱和 的α固溶体,这种处理方式称为固溶处理或淬火。 力学性能方面: 1、屈强比 保持一定差距,一般不要大于0.8,利于半成品和 零件的加工矫正工作。 2、高温强度 在加热到100℃之前,应保持力学性能不变,加 热到250℃时,屈服强度大于60%。 3、疲劳强度 平板试样的疲劳强度不小于50MPa,带焊缝试样 的疲劳强度不小于40 MPa。 4、延伸率 不小于10%,以适应各种加工工艺需要。 抗腐蚀性能方面: 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特别是抗海水腐蚀性能。对高强度 变形铝合金,还要求有较好抗晶间腐蚀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其它方面: 热处理不可强化铝合金,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加工性;热处 理可强化铝合金,经过一定热处理后,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并具 有在热处理中抵抗变形的能力。 (三)铝合金的时效硬化 1.定义: 固溶处理或淬火: 把铝合金加热到α相区,保温后在水中快 冷,得到单相过饱和的α固溶体,这种处理方式称为固溶处理或淬 火。 时效硬化:在固溶处理后的合金随时间延 续而发生进一步强 化的现象。 回归现象:已经时效硬化的铝合金,如若需恢复其塑性,可在 230~250℃作短时间加热,然后快冷至室温,合金将重新恢复塑性, 即性能恢复到淬火状态。若在室温下放置,则与新淬火合金一样, 仍能进行正常的自然时效与人工时效,这种现象称为回归现象。 含4%Cu的铝合金自然时效曲线 含4%Cu的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人工时效曲线 (四)船用变形铝合金 1.分类 船用变形铝合金,按其化学成分与主要性能特点,分为 防锈铝、硬铝、超硬铝和锻铝等四种,见表3-1。 2.牌号 按GB/T16474—1996规定,变形铝合金牌号用四位字符体 系表示,牌号的第一、三、四位为数字,第二位为字母“A”。 牌号中第一位数字是依主要合金元素Cu、Mn、Si、Mg、Mg2Si、 Zn的顺序来表示变形铝合金的组别。依其主要合金元素的排列 顺序分别标示为2、3、4、5、6、7。例如,5A50,表示以镁为 主要合金元素的变形铝合金,后两位数字用以标识同一组别的 不同铝合金。 3.常用的铝合金 (1)防锈铝合金 : Al – Mn 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铝合金的 强度和抗蚀性 ( 比纯铝好 )。 Al – Mg 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铝合金的 强度和抗蚀性 ( 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