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同位素示踪法典例试验技能突破6.PPT

发布:2018-08-15约2.46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步步高 */28 第六单元 考能专项突破 1.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 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 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 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 A.24%,22% B.22%,28% C.26%,24% D.23%,27%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解题 典例 重点题型研析6 解析 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其所有碱基的比值与其任意一条链中的该比值相等。由题意可知,在该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该链所有碱基的54%,其中G占22%,则C为100%-54%-22%=24%。由此链转录出的mRNA中G的比值等于该链中的C的比值为24%;C的比值等于该链中的G的比值为22%。 答案 A 1.有关碱基的计算及其应用 (1)由碱基种类及比例可分析判断核酸的种类 ①若有U无T,则该核酸为RNA。 ②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 ③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2)关于DNA及其转录的RNA计算 在双链DNA及其转录的RNA之间,有下列关系:设双链 DNA中a链的碱基为A1、T1、C1、G1,b链的碱基为A2、 T2、C2、G2,则A1+T1=A2+T2=RNA分子中(A+U) =1/2 DNA双链中的(A+T);G1+C1=G2+C2=RNA分 子中(G+C)=1/2 DNA双链中的(G+C)。 解题技巧 1.某一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含鸟嘌呤的脱氧核苷酸6 200个,该DNA共复制了(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跟踪训练 答案 B 答案 A 答案 B 答案 B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若以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实验材料进行某项研究,该研究不可能应用于 (  ) A.测定肺癌细胞的分裂速率 B.测定人体内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速率 C.研究生物细胞中腺嘌呤的代谢途径 D.比较不同组织细胞内DNA复制的情况 ——同位素示踪法 典例 实验技能突破6 解析 首先要确定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与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腺嘌呤代谢、DNA复制的关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用3H标记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可以研究DNA分子的复制、细胞的分裂、腺嘌呤的代谢途径等;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与基因表达有关,不涉及DNA的合成。 答案 B 规律探究 1.适应范围及实验原理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就是在需要研究的物质体系中,加入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原子(示踪原子),用放射性监测手段来跟踪其行迹,进而研究出该系统的变化规律的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中用来研究元素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同一生物个体内各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内各细胞器之间、各物质之间的运行和变化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探究生物学中的许多未知规律。 2.实验方法及探究历程 ⑴方法: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 ⑵历程 明确研究的生命活动→确定密切相关的化合物→选择恰当的放射性元素→用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处理细胞或生物→放射性监测→得出规律 3.考点内容梳理 ⑴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证明间期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DNA复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用放射性元素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并追踪,研究DNA的复制;用放射性元素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并追踪,研究RNA的合成;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氨基酸并追踪,研究蛋白质的合成。 ⑵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并进行追踪,研究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证明生 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⑶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⑷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