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采购入库制度程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采购制度目录索引
药品进货质量管理制度·········································2
药库入库验收制度·············································3
药品进货质量管理制度·········································
药品验收操作程序⑴仔细点收大件,要求入库通知单与到货相符。
⑵按《药品质量验收细则》对入库通知单所列项目逐一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效期、生产厂名、批号、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合格证等。
⑶检查药品外观,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药品破碎、短缺等问题。看到质量不合格或可疑,应迅速查询拒收,单独存放,作好标记,并立即上报科负责人处理。
4、进口药品除按一般规定验收外,应有加盖供货单位红色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进口药品有中文标签。
5、特殊药品必须双人逐一验收。
6、凡验收合格入库的药品,必须详细填写入库登记表,验收员要签字盖章。药品入库登记必须完整、准确,字迹工整,登记表要保存5年备查。
7、因工作不认真或玩忽职守导致不合格药品入库者一经查实,给予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进货质量管理制度
1、药品进货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购进。
2、进货人员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购进药品以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单位进货。
4、购进药品要有合法票据。并依据票据建立购进记录,票据和购进记录应记载进货单位、购货数量、购货日期、生产单位、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等项内容。票据和购进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5、购进进口药品要有加盖供货单位红色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随货同行。
6、购进首营品种,应进行质量验证,质量验证合格后方可经营。
7、购进药品的合同要有明确的质量条款。
8、定期对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一年至少1--2次,认真总结进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改进。
药品验收操作程序
1.规范药品验收过程,保证入药品的质量合格、数量准确。
2.:药品购进及售出退回验收工作
3.:验收员
4
4.1 所有药品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入库、药陈列与销售,购进药品验收工作由药验收员负责。
4.2购进药品的验收:
4.2.1验收员应根据随货同行单内容和购进记录,对到货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4.2.2验收药品应在待验区内进行,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验收。一般药品应在到货后半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2小时内验收完毕。
4.2.3验收时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① 药品包装的标签和所附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有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药品的成份、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② 验收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③ 验收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有相应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OTC字样;
④ 验收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中药饮片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⑤ 验收进口药品,其内外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其最小销售单元应有中文说明书。进口药品应凭《进口药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验收;进口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
⑥ 验收首营品种,应有与首批到货药品同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报告书。
4.2.4 验收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对验收抽取的整件药品,验收完成后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4.2.5验收药品时应检查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不得入库。
4.2.6 验收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验收员应及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报质量管理员,并退回供货商。
4.2.7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或数量与随货同行单不符时,药店验收员要在随货同行单上注明并记录,并通知供货方。经供货方核实确认后,予以更正。
4.2.8 验收合格的药品,交仓管员入库按药品陈列与储存要求分类摆放。
4.2.9 验收员应做好〈药品购进质量验收记录〉并签名,盖验收合格章,注明验收日期。记录内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