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计划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计划书
第一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第一节 污水厂选址
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仅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而且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发展和生态环境,危及国计民生。所以,在污水排入水体前,必须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而且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批水管网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最后流入管网的城市污水统一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厂址对周围环境、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都有很大影响。
选择厂址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为保证环境卫生的要求,厂址应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小于300米。
2.厂址应设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不小于500米的地方。
3.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4.要充分利用地形,把厂址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之间水头损失的要求,使污水和污泥有自流的可能,以节约动力。
5.厂址如果靠近水体,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
6.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7.厂址的选择要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有扩建的余地。
第二节 工艺流程
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指在到达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个单元的有机结合,构筑物的选型则是指处理构筑物形式的选择,两者是互有联系,互为影响的。
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以BOD物质为其主要去除对象,因此,处理流程的核心是二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为主。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能预期只用一种方法就能把所有的污染物质去除干净,一种污水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要求的程度。
具体的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经,经初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SS 45%,BOD 25%,污水进入曝气池中曝气,从一点进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污泥泵房。
2.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也是必然的产物,如从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污泥,从生物处理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等。这些污泥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处理的方法是厌氧消化,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然很高,不宜长途输送和使用,因此,还需要进行脱水和干化等处理。
具体过程为:二沉池的剩余污泥由螺旋泵提升至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进入贮泥池,再由泥控室投泥泵提升入消化池,进行中温二级消化。一级消化池的循环污泥进行套管加热,并用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利用余热进行消化,消化后污泥送至脱水机房脱水,压成泥饼,泥饼运至厂外。
本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第一节 设计流量的确定
平均日流量
=3.4万
最大日流量
污水日变化系数
最大日流量
第二节 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1.格栅的设计要求
(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人工清除 25~~~~~
2. 格栅尺寸计算
设计参数确定:
设计流量Q1=0.551m3/s(设计2组格栅),以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
栅前流速:v1=0.7m/s, 过栅流速:v2=0.9m/s;
渣条宽度:s=0.01m, 格栅间隙:e=0.02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w1=0.05m3栅渣/103m3污水。
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的。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
栅前槽宽= m,则栅前水深m
(2)栅条间隙数:
(3)栅槽有效宽度:B0=s(n-1)+en=0.01×(36-1)+0.02×36=1.07m
考虑0.4m隔墙:B=2B0+0.4=2.54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进水渠宽:m
(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取α1=)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
(6)过栅水头损失(h1)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截面,取k=3,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其中:
h0: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本设计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79+0.3=1.09m
H=h+h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