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说明书-病床呼叫系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XXXXXXXXXXXXPLC课程设计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 3 -
装 订 线机械工程系
装 订 线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07-101班
设 计 者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XXXXXX)
目 录
概述………………………………………………………………(3)
设计任务和要求…………………………………………………(4)
设计方案说明……………………………………………………(4)
PLC控制器的选择及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5)
PLC控制程序设计
(1)I/O接线图设计…………………………………………(7)
(2)梯形图设计……………………………………………(8)
(3)指令表…………………………………………………(14)
程序调试方式及过程说明………………………………………(18)
设计中的心得体会………………………………………………(19)
参考文献…………………………………………………………(20)
概述
2 PLC概述
2.1 PLC组成
2.1.1 PLC的输入
通过对继电器控制特点的介绍和最初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要求分析。PLC要想取代继电器控制,首先要解决外部设备的直接输入问题。由于当时主要集中在开关量控制,也就是开关量(触点的开闭状态)如何直接接入PLC并被PLC所识别,对此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有源接入,无源接入,绝缘问题,隔离问题和互相干扰问题。PLC就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人们曾将计算机直接用于工业控制,但是由于以下两大问题没有解决好而难以发展:一是I/O(输入/输出)问题,计算机不能直接和工业现场设备连接现在了应用;二是计算机的I/O功能,开关逻辑处理不够丰富和强大。现在的PLC成功的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让PLC和外部设备直接进行物理的连接。计算机的内部提供了丰富的从位逻辑到双字运算的强大的运算功能,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这也是PLC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2.1.2 PLC的输出
输出问题主要是接点的驱动能力问题,或者说是带负载能力和输出方式的问题。输出动作次数的限制,是保证PLC的输出接点能否驱动接触器、电磁阀这样的控制执行元器件的问题至少要能直接驱动中间继电器。现在的PLC产品已经完全有能力驱动这些元器件,并提供了多种输出方式且动作次数可保证万次无故障的产品。
2.1.3 PLC的控制机制
PLC已经完全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只要对其控制机制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对其持续的开发并创造性的使用它。I/O电路已经保证了PLC与现场设备的直接连接,并在内部寄存器存储了这些状态。但是,为了取代继电器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使用这些开关量,从而达到软件程序代替硬件连线的目的。在这里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的电路的特点的介绍,已经知道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特点在于各个控制单元是否动作是由其接点条件控制的,并不受其前后位置的影响。同一时刻,可有多个不同的控制单元继电器的动作(翻转),控制的结果、逻辑动作顺序也是由接点条件来控制的。这于计算机顺序执行的工作的特点是矛盾的。主要体现在:一是乱序,只要条件满足就执行;而另一个是顺序执行。PLC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思想和高速的特点,采用了控制系统中的离散控制方式,使它的控制能够完全代替继电器的控制。具体的说就是将连续的控制用离散的控制代替,如式2.1:
Y(n)=f(x(n-1),y(n-1)) (式2.1)
式中,Y(n)为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值;
Y(n-1)为上一时间段的输出值;
X(n-1)为上一时间段某一时刻的输入值;
F为他们应满足的控制关系。
即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完全取决于上一时间某一时刻的输入和上一时间段的输出。
至于上一时间段的输出,在参加计算的时候,只是存储在映像寄存器中的输出结果,执行运算过程中并不修改端子的输出值。真实的输出已表现在端子的接点上,并要保持一个时间段,也就是采取集中输出的方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使用或修改其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会对先阶段的输出产生影响。这样只要时间段足够短,并且PLC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就完全可以模仿继电器的控制并且取代它。
由于采用集中I/O的思想,其I/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