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吨每天豆制品废水处理初步设计方案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0吨每天豆制品废水处理初步设计方案书
编制依据
(1) 治理厂方所提供的基础资料;
(2)《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
(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5)本单位已有的相关废水治理项目经验。
相关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1-7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
《钢制焊制常压容器》 (JB4735-199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概况
污水排放现状
生产排水情况
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中产生的黄浆水、清洗水等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水量
m3/d COD
mg/L NH3-N
mg/L TP
mg/L PH 0 ~5000 ~130 ~35 3-4
项目建设必要性
豆制品生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但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弱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的豆制品生产废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缺氧、鱼虾绝迹、水质恶化、发臭,严重污染地表地下水。
高浓度有机废水不治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影响附近环境质量。为了公司可持续性的发展,公司领导要求对此污水进行彻底治理,使其达到相关标准后外排,建设一套新的废水治理工艺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也是公司总体规划的实施,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
同时,厂区废水处理厂的建设,也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及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并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建设0吨/天生产废水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总体设计
设计范围
设计(0 m3/d)。
本设计范围为从废水汇合处开始,到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为止的废水处理站范围内的土建工程、工艺设备及工艺管路、动力配电及照明、测量控制仪表、给排水及污泥脱水工程的设计。
主要包括:
(1)从废水汇合开始,至达标水排放为止的废水处理工程范围内所需的土建、工艺、动力配电及仪表的设计、站区给水排水设计。工程范围内与外界相连的管道计算到站界外1m。
()工程配套用房的设计。包括操作控制、配电、分析、办公用房和泵房、空压机房的设计。
()废水处理工程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管路的设计。
废水处理工程所需的动力及照明用电、自来水等由厂方接至废水处理工程的指定位置。生产所排废水由厂方负责送至废水汇合处,达标处理后由厂方接入总排水管网。
工程规模
废水主要来源于黄豆生产的黄浆水、清洗水等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水量为0m3/d。
进厂废水水质
废水水质、水量一览表
水量
m3/d COD
mg/L NH3-N
mg/L TP
mg/L PH 0 ~5000 ~130 ~35 3-4
出厂废水水质
出水采用(),排水指标为:
CODCr ≤ 00mg/L
SS ≤ 400 mg/L
PH = 6~9
工艺方案比选
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废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1)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
(2)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并可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调整运行方式和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处理装置和构筑物的处理能力。
(3)有大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成功的工程实例及经验。
(4)选定工艺的技术及设备应因地制宜,便于养护、维修,运行可靠,有一定的先进性。
(5)便于实现工艺的自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费用。
(6)合理衡量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严格控制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7)重视环境,臭气防护,噪声控制,环境协调,清洁生产。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比选
污水处理基本流程
根据豆制品生产废水的特性,采用+厌氧+MBR的主体工艺。来水经格栅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出水用泵提升入,,出水达标排放。
二级处理方案比选
污水水质分析
根据拟建废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