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11第一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8-07-01约1.8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化学是一门以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化学实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是化学教学目标之一。1、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增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化学实验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像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用无色酚酞在白纸上画一只小猫,然后喷洒碱液现出红色。利用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原理制造无壳鸡蛋;设计喷泉实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利用蛋壳和漏试管等器材设计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只要仔细琢磨研究,就会发现趣味化学存在我们的身边。上实验课时学生往往积极性都是很高的,说明学生还是喜欢实验。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提高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意义重大。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教学符合当前提倡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这门科学的动力需要,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也是化学课堂的延伸。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化学实验技能赛,提高了他们对化学活动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了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重视化学家庭小实验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化学家庭小实验也就成为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如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材中就编入家庭小实验10多个,在整个实验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重视化学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与课堂实验相比,家庭小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化学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家庭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对化学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调查空气质量”等。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化学实验课中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教学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则可以通过电脑课件来实现,帮助解决问题。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学校现有条件无法完成,也无法进行尾气应处理。为了弥补条件的不足,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师边讲解边实验的录像片,将会使实验现象、学生容易忽视的环节一目了然。 5、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更是创新的源泉。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总之,本学期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共完成3个分组实验,38个演示实验,6个课外科技活动,10次家庭小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2011年1月6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