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pdf

发布:2018-03-29约1.98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9卷第5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9No.5 JOURNALOF TECHNOLOGYANDBUSINESS 2014年9月 BEIJING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Sep.2014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李宝仁, 姚熙嘉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48) 摘要:以猪肉价格波动的特征为切入点,运用蛛网模型分析供求曲线的弹性关系,发现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 具有发散性特征,不能自发达到均衡。为进一步解释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成本、替代品等影响 猪肉价格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玉米价格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影响在6个月左右达到峰值, 而其他因素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可以在参考玉米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建立有效的育种体系和 联动的价格预警机制来抑制猪肉价格的过度波动。 关键词:猪肉价格;价格波动;蛛网模型;玉米价格;价格预警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4)05--0119--08 在我国,猪肉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消费角度 不值得深思。 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统计资料显 为了探究猪肉价格的波动性特征和原因,本 示,1996--2008年平均猪肉消费占全部肉类消费文首先利用蛛网模型讨论价格波动的稳定性,结 的比重为66.11%,猪肉在我国特殊的消费结构合弹性判断猪肉价格是否能自发达到稳态,在此 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从生产角度考虑,中国9 基础上引入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讨论引发猪 亿农民中有5亿人都养猪。因此,猪肉及生猪等 肉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因素,力图为政府对猪肉 的价格不仅牵动着我国广大消费者和农民的利 价格的调控提出建设性意见。 益,而且关系着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否。 一、猪肉价格波动的理论分析 然而近几年,猪肉价格连续出现较大幅度波 (一)文献综述 动。一方面加剧了CPI的波动,对居民的生活带 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特性,国内外学者主要 来较大影响。例如2007年猪肉价格飙升,许多地采用蛛网模型进行敛散性分析。在国外,Ezekiel 方的猪肉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从而带动当年的 (1938)最早使用蛛网理论探讨生猪周期,用动态 CPI涨幅由年初的2.2%一路上涨至6.5%,并持分析方法刻画了生猪供给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 续在高位徘徊,使得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另 态以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国内方面,斯 一方面,猪肉价格的不时暴跌又让养猪户们叫苦 不迭。不少养猪户由于错误判断价格信号,盲目 作为研究对象,以蛛网理论对猪肉价格的波动进 的扩大生产,从而造成了巨额亏损。为维持猪肉 行定性分析,认为2001--2003年我国猪肉价格趋 价格的稳定,我国政府频繁出台相关政策。以调 向封闭型蛛网模型,而2003--2007年全国猪肉价 控猪肉生产为手段,从而达到调控猪肉价格的目 格的波动趋向于发散型蛛网。吴瑛(2011)在此 的,然而收效甚微。2014年一季度以来,猪肉价基础上补充了1996--2000年的波动分析,认为 格再次暴跌,调控机制的缺陷再一次显露无遗。 猪肉价格为何多番调控又多番暴涨暴跌,这不得 现为趋于收敛型蛛网波动、趋于封闭型蛛网波动 收稿13期:2014-07--05 作者简介:李宝仁(1957一),男,天津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姚熙嘉(1990一),男,湖南长沙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119· 万方数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