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pdf

发布:2017-09-22约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1 1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一、完井工程内容 1. 钻开储集层(生产层); 2. 下套管、注水泥、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 3. 确定完井井底结构,使井眼与产层连通; 4. 安装井底和井口等环节,直至投产。 二、本章内容 直井完井方法 特殊工艺井完井方法 完井方法优选 2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完井方法 一、钻开储集层 储集层两突出特点: • 储集有一定压力的油气水; • 地层孔隙和裂缝较发育,较好的原始渗透率。 钻开储集层技术要求: • 保护油气层,防止钻井液污染 • 控制油气层,防止不必要井喷,安全钻开。 3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完井方法 1、钻开后储集层储油性质变化 一般,井内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 毛细管力和正压差作用下,钻井液液相和固相进入 储层岩石孔隙和裂缝之中,造成孔道堵塞,使储集 层受到污染。 水侵:钻井液中自由水侵入储层的现象。 泥侵:钻井液中固相物质侵入储层的现象。 4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完井方法 (1)水侵对油气层损害 1 储层粘土膨胀,油流通道缩小 2 破坏油流连续性,单相变多相,增加油流阻力 3 水锁效应,增加油流阻力 4 地层孔隙中生成沉淀物 (2 )泥侵对油气层损害 1 钻井液直接进入较大的地层孔隙,形成堵塞 2 形成内泥饼,造成永久性损害 5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完井方法 2、钻开后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变化 储集层钻开后,打破原力学平衡,岩石发生侧 向变形,从而对储集层结构造成影响。 • 对孔隙较多、较大的砂岩储集层,影响不明显。 • 裂缝性储层,影响明显,侧向变形后,有些微小 裂缝张开程度明显减小,使储集层的渗透率降低。 • 长期采油生产,使储层压力降低,砂岩骨架受力 增加,砂岩会被压碎而造成出砂。 6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完井方法 3、钻开储集层方法 1 合理钻井液体系,避免水侵和泥侵损害。 2 合理钻井液密度,采用平衡或欠平衡钻井。 3 良好井身结构,减小储集层浸泡时间。 在其他生产环节中也尽量防止污染 — 使用低失水、低密度水泥浆。 — 减小试油或其它作业中关井、压井次数。 7 第二章 完井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完井方法 二、完井井底结构类型 1、对完井的要求 (1)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