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鲁克沁优快钻井技术与应用(固井部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吐哈鲁克沁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固井部分)
一、总体情况:
吐哈油田玉东区块属于吐哈油田年开发重点区块,计划新建产能超过30万吨,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超深稠油油田。该项目在接到正式通知后,按照项目难点进行分析,从地质设计、钻井设计等基础资料入手,在针对鲁克沁区块,再细分为鲁字号、玉东区块、玉西区块。再根据不同的施工队伍,找差异,寻共性。
玉东油层段3200-3450m测试压力值为27-29MPa,地层压力梯度仅为1-1.04MPa/100m,稠油油藏埋藏深,地层松散,丛式开发,井距小,互扰大,注高温蒸汽开采,热应力大,使地下状态变得非常复杂,钻井易漏、易塌、易喷,形成的井眼极不规则,不利于套管居中、水泥顶替;水层活跃,层间温度、压力异常,环空窜通。由于后期需要进行天然气吞吐等一系列稠油开采配套技术,对于固井质量要求很高。
二、目前进度:
截止9月30日,共完成355井次固井施工任务,其中油层80井次、表层91井次、技套5井次、尾管9井次、零星作业170井次。其中,完成鲁克沁区块油层固井施工54井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超额完成。目前,对水泥浆体系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已形成相对成熟、配套的水泥浆体系。
加大对于水泥浆性能的研究,逐步规范固井设计和要求。对于水泥浆的细致研究,包括水泥浆失水量、水泥浆密度和水泥浆流变性。严格控制水泥浆的失水,水泥浆的失水量过大,会造成水泥凝固时自由水渗入地层,使水泥浆体积减小,而且在水泥浆经过油气层时,水泥浆滤液与水泥颗粒大量进入油气层,堵塞油气通道而污染油层,容易造成固井水泥二界面的产生通道。
三、全年的计划运行方案:
起止时间 研 究 内 容 阶段目标 负责人 2012-1月-3月 鲁克沁区块的地层特性研究 完成调研分析; 岳哲 2011年3月1日到2011年7月1日 鲁克沁区块钻井复杂情况及原因分析研究 水泥浆研究,优选出一套水泥浆配方并进行试验应用。 岳哲 2012年7月1日到2012年10月1日 鲁克沁区块调整井固井现状及难点研究 完成区块固井工艺优化,并结合水泥浆研究成果固井应用。 岳哲、赵江波、杨祖富 2012年10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 水泥浆防气窜技术研究,以及固井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固井应用。完成
四、全年计划分析:
为确保科研项目顺利有序开展,项目部技术研究小组成员认真分析去年鲁克沁地区固井技术资料,同时认真收集今年固井技术资料。在固井施工前,收集数据,主要从水泥浆体系、水泥浆密度设计以及井眼准备、固井工艺等方面入手。该区块的井深从3300-3400米不等,为177.8mm套管完井,替浆量大,施工时间长。今年是新疆大庆建设的开启之年,甲方为了上产,追求速度,尤其玉东该区块在去年到今年年初,完钻密度均为1.20g/cm3,固井质量均未出现问题。今年,由于油田公司要求适当降低泥浆密度,完钻密度为1.15-1.16g/cm3,在完钻时,泥浆没有完全的压稳地层。从2012年8月份,通过与吐哈固井公司技术交流,为保证固井质量,固井设计中严格按照固井结束后井底当量密度为1.30 g/cm3, 对比以往固井技术资料后发现,在玉东稠油井区块底水活跃,水泥浆在凝固阶段“失重”后,候凝过程中易发生油水层窜,从而对固井质量产生气窜、混窜的影响。对标全年计划,项目部技术研究小组已较好地完成了三个季度的踏线研究任务,即地层特性研究、钻井复杂情况及原因分析研究、调整井固井现状及难点研究,已经完成调研分析地层 底界深度(m) 厚度(m) 地层岩性 故障提示 系 组 段 第四系 Q 杂色细砾岩与棕黄色泥岩互层。 防斜、防塌 上第三系 N2p 上部棕黄色泥岩、含砾泥岩,下部白色石膏、棕红色泥岩。 N1t 上部棕红-紫红色泥岩,下部杂色砾状砂岩。 下第三系 Esh 棕黄色、棕红、暗紫及灰色泥岩,底部为灰色泥质粉砂岩。 防斜、防塌 白垩系 K1tg 棕-棕红色泥质粉砂岩,杂色砾状砂岩。 防塌 侏罗系 J3q 泥岩夹细砂岩。 防塌、防漏 J2q 上部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粉砂岩、下部灰色粉砂岩。 J2s 上部为灰色泥岩与细砾岩,下部灰色含砾不等粒砂岩。 J2x 灰色砂泥岩互层,内夹煤线。 三叠系 T2k 2850-3500(未穿) 247 上段为灰色砂岩夹灰色泥岩,中段灰色、杂色砂砾岩、下段为杂色砂砾岩。 防塌、防漏、
防污染 地层 预计井段(m) 油气藏类型 储层物性 岩性、电性 由于玉东区块的最底部为油水同层(底水),通过一些“优质井”分析,一是通过扇区水泥胶结测井SBT,二是通过同位素验窜结果,基本上是判断出水为底水,出水原因为固井质量不合格导致底水上窜。
固井难点问题:甲方为了防止油层污染,控制钻进时候泥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