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人员管理制度 (共2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研发人员管理制度 (共2篇)
企业研发人员管理制度1.目的
为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的质优价廉的产品,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升级换代产品、工程(技术)项目(以下简称新产品)从市场调研到定型投产的全过程。
3.工作计划
3.1新产品年度工作计划
设计和开发项目立项后,由总工程师编制当年工作计划,经总经理批准。
3.2新产品月工作计划或阶段工作计划
由技术部编制,报总工程师批准。在发布下月(阶段)计划时,同时考核当月(或上一阶段)计划执行情况。
3.3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协调会,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定期召开,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和调整计划。
4.立项(决策)
4.1立项依据:由技术部编写。
4.1.1综合市场信息和预测报告。
4.1.2以改进性能、降低成本、有利环保为目的的产品改进或升级换代。
4.2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建议书。由项目负责人编写。主要内容有:
a)立项依据的具体内容;
b)总体方案;
c)技术规范(功能、参数);
d)技术可行性(包括关键技术先行试验报告、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
e)产品经济寿命期;
f)设计和生产周期;
g)经济效果(成本和利润预测)。
4.3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评审应根据产品特点、复杂性、成熟程度采用会议评审或负责人评审方式。
4.3.1会议评审。总工程师主持,相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参加,技术部负责会议记录和整理。
4.3.2负责人评审。由技术部长审定,总工程师批准。
4.3.3新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建议书评审报告由技术部编写,参评人员签字,总工程师批准。
4.4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表格)。由技术部依据4.2和4.3.3填写,总工程师批准。
5.初步设计
5.1设计人员按Q/FM104《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及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书的要求编制以下文件:
5.1.1总体方案设计(包括系列型谱、适用范围)。
5.1.2技术任务书。
5.1.3研究试验大纲、研究试验报告及试验记录(根据需要)。
5.1.4总装配图(草图)和电原理框图。
5.2初步设计评审
复杂、重要的新产品应进行会议评审;简单或一次性产品可由技术部长审定,总工程师批准。
5.2.1会议评审
5.2.1.1初步设计评审提纲由技术部编写。评审内容有:
a)满足社会和顾客要求的程度及产品标准(国际、国家、行业、企业)的符合性;
b)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原理采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c)总体结构的合理性、工艺性、可靠性、耐用性、可维修性;
d)安全性和环境相容性;
e)操作方便性、宜人性、外观及造型;
f)实现标准化的可能性;
g)符合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国际标准和公共惯例的情况。
5.2.1.2总工程师主持召开评审会,相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参加,技术部负责会议记录和整理。
5.2.1.3初步设计评审报告由技术部编写,参评人员签字,总工程师批准。
5.2.1.4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处置报告由设计人员编写,总工程师批准。
5.2.2技术负责人评审。必要时,在评审后应执行5.2.1.和5.2.1.4。
5.3以上技术任务书、研究试验报告及试验记录、评审会议记录、初步设计评审报告及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处置报告均送技术档案室存档。
注:①根据新产品结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等具体情况,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建议书评审与初步设计评审可以合并进行。②对移植的产品,可略去初步设计阶段。
6.技术设计
6.1设计人员按Q/FM104《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并依据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处置报告编制以下文件:
6.1.1研究试验大纲及研究试验报告(根据需要)。
6.1.2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6.1.3设计计算书或设计计算说明书。
6.1.4绘制主要零、部件图,编写特殊外购件、特殊材料明细表。
6.2技术设计评审
6.2.1一次性产品、简单新产品或现有产品的改进,由总工程师(或技术部部长)对技术任务书和设计图纸进行设计评审、签字。
6.2.2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应召开技术设计评审会。
6.2.3技术设计评审提纲由技术部编写。评审内容有:
a)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处置报告落实情况;
b)设计计算的正确性;
c)主要零部件结构的继承性、经济性、工艺性、合理性;
d)特殊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可能性,特殊零部件外协的可行性;
e)设计的工艺性、安全性、可装配性、装配精度的合理性、主要参数的可检查性及可试验性;
f)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对可能发生故障的分析和预防措施;
g)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的执行情况。
6.3总工程师主持召开评审会,相关部门及设计人员参加,对6.1内容进行评审,技术部负责会议记录和整理。
6.3.1技术设计评审报告。由技术部按Q/FM104《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编写,参评人员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