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煤灰特性分析.ppt

发布:2017-06-15约3.8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锅炉测试技术 第四章 煤灰特性分析 第一节 灰样的制备 第二节 灰中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第四节 灰熔融性分析 第五节 灰磨损性的判断 第六节 灰结渣性的判断 第七节 灰沾污性的判断 第一节 灰样的制备 缓慢灰化法 灰分产率 操作 粉碎到0.2mm以下分析煤样1±0.1g(精度),放在灰皿中,使其≤0.15g/c㎡。 将灰皿或测定水分后装有煤样的瓷皿(盖子取下)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箱形电炉中,在自然通风(炉门留有15mm左右缝隙)的条件下,用30min缓慢升温至500℃,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后,再升温至815±10℃。关上炉门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灰化结束后从炉中取出灰皿(或瓷器),放在石棉板上盖上瓷皿盖,在空气中冷却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20min) ,称重。 再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重量变化小于0.001g为止。 计算时,取最后一次测定的重量作为计算依据。灰分小于15%时不进行检查性灼烧。 第一节 灰样的制备 快速灰化法 称取0.2mm以下分析煤样1±0.1g(精度),放在灰皿中。 灰皿分三、四排预先放在耐热金属板或瓷板上。箱形电炉加热到850℃,打开炉门,把放有灰皿的板缓缓推进。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慢慢灰化,待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mm的速度把二,三、四排灰皿顺序推进炉中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燃,试验应作废)。关闭炉门,使其在815±10℃的温度下灼烧40min。 从炉中取出灰皿,空气中冷却5min,再放到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0min)称重。 再进行每次为20min的检查性灼烧,直到重量变化小于0.001g为止。 计算时,取最后一次测定的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如遇检查灼烧时结果不稳定,应改用缓慢灰化法重新测定。灰分小于15%时不进行检查性灼烧。 快速法结果不稳定,不能作仲裁分析。 第二节 灰中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采样——充分代表锅炉燃烧后全部灰的情况 总量不小于总灰量的1%,并不少于10~20kg。 缩分取样:约取50g左右 破碎至0.2mm(80目),称取1±0.2g(精称0.0002g),放入长瓷蝶中 放入850±10℃的马弗炉中灼烧2h取出,放在石棉板上冷却约5min后,移到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30min),进行称样, 检查性试验,在同样的条件下灼烧30min即可。直到重量变化不大于0.001g为止。 灰中含碳量计算 第三节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粉尘物理变化过程 煤 →多孔炭粒(焦炭) →多孔性玻璃体 (大颗粒) →玻璃珠 (细颗粒) 粉尘化学变化过程 煤粉在炉内0.03s ~ 0.05s内加热到1600℃↑ 一、主要仪器设备 马弗炉(815±10℃) 高温马弗炉(1000±10℃) 分析天平(感量0.1mg) 分光光度计(波长200~1000nm,精度±2nm)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火焰光度计 库仓定硫仪 银坩埚 移液管 容量瓶 滴定管 二、 SiO2 / Fe2O3/Al2O3/ CaO/TiO2的常量分析 SiO2的测定:动物胶凝聚重量法 Fe2O3和Al2O3的连续测定:EDTA容量法 CaO的测定:EDTA容量法 MgO的测定:EDTA容量法 TiO2的测定:H2O2分光光度法 将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分散为各种单色光,使每种单色光依次通过某一浓度溶液,测定溶液对每种光波的吸光度,绘出吸收光谱。由于物质的吸收光区域和强度与结构密切相关,根据特有的吸收光谱可作分子结构分析。此外,利用特定波长的单色光分别透过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比较其吸光度,可作定量分析。 三、 SiO2 / Fe2O3/Al2O3/ CaO/TiO2的半微量分析 SiO2的测定:硅钼蓝比色法 Fe2O3和Al2O3的连续测定: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 Al2O3的测定:氟盐取代EDTA容量法 CaO的测定:EDTA容量法 MgO的测定:EDTA容量法 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该法采用一组由质料完全相同的玻璃制成的直径相等、体积相同的比色管,按顺序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组分标准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显色剂及其他辅助试剂,然后稀释至一定体积,使之成为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再取一定量的待测组分溶液于一支比色管中,用同样方法显色,再稀释至相同体积,将此样品显色溶液与标准色阶的各比色管进行比较,找出颜色深度最接近于样品显色溶液的那支标准比色管,如果样品溶液的颜色介于两支相邻标准比色管颜色之间,则样品溶液浓度应为两标准比色管溶液浓度的平均值。标准系列法的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和操作简便,但眼睛观察存在主观误差,准确度较低。 五、SO3的测定 BaSO4质量法 库仑滴定法 测硫仪(定硫仪)是根据库仑滴定法原理,煤样在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