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顶管施工方案
1 顶管段工程概况
# #
为钢筋混凝土双筋顶管用企口管 D=2400mm,全长 L=80m,埋深 h=7.4m。
根据有关地质报告和施工经验,在标高 61.50 以下为砂卵石地层,本地
段水位较深,不影响顶管施工。
2 布署
顶管分项工程是制约工期的重要环节,要确保顶管施工按期完工。施工
# #
质条件不良,工作坑采用网喷砼支护。
3 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前进行力学计算(见附件 2:“顶管计算书”),根据计算结果
制定施工方案,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3.1 本工程测量控制的主要依据
⑴ 北京市**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⑵ 甲方交桩成果
⑶ 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5-2000)。
⑷ 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市政工程施工手册》。
3.2 测量主要仪器
6″经纬仪一套,用于顶管工作坑内井位轴线控制及地上已知点坐标复
核测及测定井位。
S3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套,用于已知控制点高程复测及顶进作业中高程控
制测量
3.3 测量控制精度标准
测量误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3.4 管道顶进施工前的测量工作
⑴ 对已知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
平面位置的复测:
对已知点的平面坐标复核一般用全站经纬仪进行测量。
对已知点的高程复测:
高程复测使用 S3自动安平水准仪,采用附合水准导线的测量方法复测,
如导线闭合差不大于±12√L 即可使用。
⑵ 管道施工用临时控制点的测定
由于已知控制点的位置所限,满足不了施工需要,所以要增加一定数量
的临时控制点,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临时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测
定方法同已知点复核测量相同。
⑶ 施工图上标定井位轴线实地测定
检查井位置的测定一般采用经纬仪导线法或极坐标法。根据已知坐标计
算出井位与已知控制点的相关坐标方位角及水平距离,用经纬仪实地测
出井位,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对其测定的井位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复
测。
3.5 管道顶管施工中的测量
⑴ 井位轴线及高程导入工作坑内
井位轴线的导入一般在工作坑内已做好轨道枕木基础后进行。根据井位
轴线方向,在工作坑上口的轴线方向上适当的位置用经纬仪将地面上轴
线投测到工作坑内的混凝土墙及枕木上,不少于 3 点。这 3 点即作为管
道在顶进中的轴线控制点。
工作坑内高程控制点导入采用水准仪导线或支点法,以附近已知水准点
为依据,在工作坑上口处测设两点高程,然后用悬挂卷尺法将高程导入
工作坑坑底已埋的钢筋,高程点导入不少于 2 点,以便复核测量。
⑵ 管道顶进中的轴线高程测量
首节管道测量要求,在第一节管道安放在轨道上后,在顶进前应对其中
心线进行测量,测其是否与井位轴线一致。对首节管道内底端高程进行
测量,管道前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在首节管的轴线高程无误后方可
进行顶管作业。
首节管顶进施工中,每顶进 30cm 应对管道的轴线、管内底两端的高程
进行复测一次。顶进长度在 60cm 以内可采用锤球拉线的方法进行测量,
要求两锤球间距尽可能拉大,用水平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
当管道顶进超过 60cm 后,也就是在常规作业时,一般每顶进 100cm 进
行复测一次即可。复测过程中,按规定做好测量各项记录,作为施工人
员在作业中纠偏依据,保证管道轴线位及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3.6 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⑴ 在风力超过四级以上严禁进行地面测量施工。
⑵ 测量仪器专人专用,严禁非专业人员使用仪器。
⑶ 中心桩复核后及时设置中心控制桩,并砌砖保护,做明显标志。
⑷ 水准点复核后,设一临时水准点供施工作用。
⑸ 水准仪、经纬仪校核后方可使用。测量仪器要定期校核,防止施工
中使用时发生偏差。
4 挖工作坑
4.1 工作坑尺寸
工作坑尺寸及位置,根据规范要求和计算确定。
上口尺寸:6.5m×8m
下口尺寸:6m×7.5m
深度: 7.6m
4.2 工作坑支护
⑴ 受力结构采用钢筋格栅,格栅主筋 4×φ18、箍筋φ6@200, 网片采
用φ6@100mm(双方),钢筋网片及钢筋格栅每隔 2m 用长 3mφ18 钢筋
锚固,喷射混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