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ppt

发布:2017-12-28约7.24千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 一、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综合性公园2、儿童公园3、动物园4、、植物园5、专类动物园6、专类植物园7、盆景园8、风景名胜公园9、其它专类公园10、居住区公园11、带状公园12、街旁游园 此外、尚有专题性较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公园:如药物园、岩石园。 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奥姆斯台德原则: *1853年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竞赛获头奖——奥姆斯台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 2)、除在非常有限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 3)、开阔的草坪要设于公园的中心地带 4)、选用当地乔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 5)、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 6)、主要园路能基本穿过整个公园,并由主要道路将全园划分为不同区域。 归纳为1、强调公园规划应满足人的需要,满足环境需要;强调保护自然景观,强调自然式,并提出公园中乔灌木的应用及园路草坪的规划布置。 2、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贯彻国家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 2)、充分考虑群众对公园使用要求,丰富公园内容及空间类型 3)、继承、革新我国造园传统,广泛吸收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特有的园林风格 4)、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结合,体现地方风格与特点,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现有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构成部分 5)、规划设计应切实际,满足工程技术和经济要求 6)、公园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避免古典园林作法,用高墙或建筑围成独立空间游离于城市大环境之外。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区别 古典园林的特点 1)效法自然的布局——受美学思想影响(老庄)——自然为万物之本,崇尚自然,追求虚静——自然山水为骨架——山一水、一泉一石,有自然之趣,成自然之理,以泉石竹树养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诗情画意的构思 绘画诗词园林联系密切——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寓情于景,又情景交融—联想生意—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领略无限的艺术意境,窥见人生、历史的奥秘。 3)、园中有园的手法 划分为景点景区—聚散、虚实、俯仰、形神等多种手法——分隔又联系——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变的小园—明清江南私园“咫尺山林” 4)、建筑为主的组景 园林四大要素中园林建筑常居主景的控制地位(占15-40%)-构图中心,成为全园的标志,如颐和园佛香阁 5)、因地制宜的处理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地理条件,风格追求的不同—至明清形成北方、南方、岭南园林三大风格——或以山称著,或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或以竹引人——因地形、气候不同因地制宜处理,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2、古典园林的局限性 1)从对象和功能看 古典园林多高墙封闭,虽讲究借景,但园内景观却要封闭,表现出私有性,封闭性和服务对象的狭隘性,同时也体现其功能的单一性。 现代园林要求为广大游人提供休闲游憩的优美场所,同时强调是城市景观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从美学观点看 古典园林讲究分隔曲折,讲究步移景出,讲究“引导”“因借”、淡雅空灵,虽反映美的境界但,绝不是美的唯一境界;同样雄浑,洗炼亦是美的境界。 现代园林追求的自由流畅、简洁明快,立意新颖等更易于为现代人所接受 3)从其它园林要素分析 园林建筑: 古典园林要满足居住、会、友祭礼、拜佛、读书、对弈等要求,与此同时营建了不少园林建筑(15-40%) 现代园林中建筑比例(3-7%)小,提倡植物造景,突出自然群落景观,强调植物配置,(如表现层次、轮廓、色彩、季相,注重环境效应的发挥) 对山水植物的理解不同: 古典园林模仿自然山水,人工再造山水环境,挖池、堆山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 现代由于社会发展,追求和向往大自然的观点不断提高和升华(游旅主张返朴归真),对模型化的自然山水失去更多的兴趣,转而更加关注环境质量,重视植物材料对环境质量的生态意义,提倡植物造景,重视生态效应;再如古典园林对植物更多的是对其形态(求古朴,不求茂盛)象征寓义的追求(岁寒三友、四君子、移竹当窗、森海绕屋、梧阴匝地) 古典园林少用开阔大草坪,主要是一览无余是其大忌;现代园林中这种开阔平坦,气势宏大的景观却常以重用 此外古典园林虽层次丰富、意境深远,但过于追求曲径通幽,曲折多变,追求诗情画意,讲究游人静坐细品,讲究人的悟性,植物的性情,强调人的错,和联想,以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但其中有些已不能适应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和追求简洁开敞景观的情趣。 第二节园林风景构图与园林造景 一、景点与景区 景点:凡有欣赏价值的观赏点便可称为景点,是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景点可大可小,小至一株树,大至一组小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