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热现象 单元测试卷.doc

发布:2018-09-23约4.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热现象 单元测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选择题(14×3分共42分)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3.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 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 C. 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D.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4.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 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7.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8.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9.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 10.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 1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12.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 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13.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